高三歷史復習教案:《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2)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1-09-22 20:40:35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契機;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認識到,要保護人民民主,避免社會動亂,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為新時期社會主義的法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不久,中央為劉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國范圍內平反各種冤假錯案,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條件。
從1979年全國人大開始立法起草工作,到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新憲法突出了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障。新憲法通過后二十多年中,我國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民主政治建設更趨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恢復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人大和政協工作的發(fā)展與完善:
1954年憲法規(guī)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進入新時期后,國家恢復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82年,在原來八字方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這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進入新時期,黨和政府更加注重民族工作,恢復和發(fā)展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2、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發(fā)展: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時期得到進一步確認和完善,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實施上。
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從法律上確認了中國的民族政策。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民族事物的權力,體現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3、以農村為重點的基層民主建設的加強:
。1)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了基層民主,改變了過去由上級政府任命村委會干部的做法,推進了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
。2)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選舉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了各種村民選舉制度,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海選”制度。
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文化大革命”對我國民主法制化進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也意識到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理解到依法治國方略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意義。“文化大革命”后,黨和國家汲取教訓,積極恢復和發(fā)展了民主政治制度,推進了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
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