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教案一(2)
2019-09-21 11:44:02網(wǎng)絡資源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方式
以“知問-導學-反思”的聯(lián)動教學模式,運用導學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采用情境教學、問題探究、分組討論等方法來領悟歷史,感受現(xiàn)實,以強調重點;通過設置問題鏈,有梯度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地引導認知來突破難點。在講授過程中,注意講練結合。
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
師:今年的11月7日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飯店舉行了一場為世界所矚目的會晤。會面雙方持續(xù)了長達80秒的握手,大家知道是什么會面么?
生:“習馬會”。
師:是的,習近平、馬英九作為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他們的這個事隔66年持續(xù)了80s的握手對于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那今天我們就進入到第22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學習。(板書課題)
師:當年,為了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鄧小平曾提出了一個偉大的構想,大家知道是什么么?
生:“一國兩制”的方針。
師:是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與具體實踐就是咱們這一節(jié)課的主要線索。(二)組織交流,互助答疑
那么先對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做一個反饋。在之前的預習過程中,通過教師預設問題,同學們對于一國兩制方針的基本內容、香港回歸的歷程以及大陸為解決臺灣問題所做的一系列努力這三個問題已經(jīng)基本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就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就可以。大家問題比較集中的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點:①香港問題的解決②香港成功回歸的原因③臺灣問題的原因④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不利因素。尤其是第四個問題,有將近3/4的同學都存在著疑問。咱們這節(jié)課將重點逐一突破這四個問題。(邊反饋邊寫副板書)(三)新課講授
一、“一國兩制”的提出
首先,我們進入到本課的第一目,“一國兩制”的提出。(板書)1.背景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ㄕ故緋pt兩組圖片資料)——材料一20世紀50-70年代宣傳畫;材料二:萬炮轟金門。那么通過以上兩則材料,在20世紀50—70年代對于臺灣問題大陸政府首先采用的是什么解決方式?(武力)
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轉變?yōu)椴捎煤推浇y(tǒng)一的解決方針了呢?(導學案學習過程(一)/1填寫)【時間點:1979年元旦】
(展示ppt)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統(tǒng)一的方針。此后,書上歷史縱橫部分提到葉劍英的葉九條,主張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應運而生。學案教師預設問題第1題,哪位同學愿意準確表述一下“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時間、目的以及內容。(加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