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3:50:46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讀圖說出地球的各個圈層名稱。
2.閱讀材料和相應的圖表,概括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結構及相應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談天”是為了“說地”,“談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狀──球體,但它既不同于籃球──空心,也不同于鉛球──均質體,而是從里向外劃分為若干個球形的層次──圈層(出示“地球的圈層構造”示意圖)。地球有六大圈層:內部三個,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態(tài)的地表。六大圈層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有四個(“立足之地”──地殼、“空氣”──大氣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主要講述這幾大圈層,
【板書】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
【過渡】首先我們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
【引發(fā)思考】地球內部因地殼的阻擋,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神密的,我們怎么會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呢?
地球內部究竟是什么樣子?鉆探是了解地球內部情況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開來看看。我國地處江蘇省東海縣茆北村的亞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來最深的井為12000 m,還不到地球半徑的1/500,礦山的采挖就更淺了,目前最深的礦井可達3000 m。
目前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載人宇宙飛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測器甚至能飛出太陽系,可謂上天有路。然而對于我們腳下6371 km半徑的地球,卻至今還是入地無門。
【討論】啄木鳥如何知道哪種樹生病了?哪棵樹里有蟲子?人類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內部?
【學生回答】
啄木鳥是通過敲擊樹木發(fā)出的聲音來判斷,實心樹木與空心樹木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人類可以用地球內部產生的振動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
【講解】鉆探取樣分析,火山噴發(fā)帶來的地球內部信息;地震波帶來地球內部信息等。
【提問】哪種方式能將地心的信息也傳遞出來呢?
【學生回答】地震波。
【歸納講解】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
【板書】
一、劃分依據──地震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的沖擊會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即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種機械波。同學們總結機械波特點,進一步歸納地震波特點。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