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氓》教學設計(三)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一語文教案:《氓》教學設計(三)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0:15:24

高一語文教案:《氓》教學設計(三)

  一、新課導語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古今中外,不知演繹了多少動人的愛情故事,有的幸福,有的凄婉,有的熱烈,有的含蓄,有的讓人心向往之,有的令人蕩氣回腸……同學們,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遙遠的公元前的衛(wèi)國,來聆聽那里所發(fā)生的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

  二、積累·整合

  1、識記下列字的字音:

  氓:méng 蚩:chī 匪:fěi 淇:qí 愆:qiān 將:qiāng 垝:guǐ 載:zài 于: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漸:jiān 裳:cháng 靡:mǐ 咥:xì 隰:xí 角:jiǎo

  2、制作知識卡片:

 、 卡片一: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原本叫做“詩”,因其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并收錄詩歌305首,所以又稱“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儒家奉為經典(儒家奉有“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才更名為“詩經”。

  ⑵ 卡片二:

  《詩經》按其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主要是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多屬于現實主義作品,后人把它和屈原的浪漫主義作品《離騷》并稱為“風騷”。“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⑶ 卡片三:

  《詩經》的表現手法可分為賦、比、興三種。“賦”,朱熹在他的《詩集傳》中說:“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鋪陳直敘,它不借助于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辭手段,而是直截了當地鋪陳敘述,把要表達的內容有層次地敘述出來,給人以明確完整的印象。

  “比”,即比喻,是《詩經》開創(chuàng)的修辭方法。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動,以增強詩的感染力量。

  “興”,就是托物起興,即先寫自然界的事物(山川草木、鳥獸蟲魚、風云雨雪、日月星辰),然后再由物及人,或寫人的情緒,或寫人的情感,或寫人的心理,或寫人的容貌,或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正所謂“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歌中唱的“魚兒離不開水呀,瓜兒離不開秧。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詩經》中運用“興”的方法大致有三種情況:象征、聯想、比喻。如:由雎鳥成雙和鳴、相依相戀的情景,聯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雎》);以盛開的艷麗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周南·桃夭》);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衛(wèi)風·氓》)來比喻女子年青的時候美麗的容貌。

  后人習慣上把“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的“六義”。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