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教案:《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石油的煉制 乙烯》教學設計
來源:學科網(wǎng) 2018-11-18 15:35:50
年級 組別 |
高一化學 |
審閱 (備課組長) |
|
審閱 (學科校長) |
|
|
主備人 |
|
使用人 |
|
授課時間 |
|
|
課 題 |
石油的煉制 乙烯第二課時 |
課 型 |
新授課 |
|||
課標 要求 |
掌握乙烯的分子組成和結構,學習乙烯的性質(zhì)和用途 |
|||||
教 學 目 標 |
知識與能力 |
使學生知道乙烯的分子結構,了解乙烯的工業(yè)制法和主要性質(zhì)。了解乙烯的可燃性,加成和加聚反應。 |
||||
過程與方法 |
實驗探究法和提問,啟發(fā)式教學 |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通過對乙烯性質(zhì)和用途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乙烯的重要應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化學的情感 |
|||||
教學 重點 |
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和用途 |
|||||
教學 難點 |
乙烯的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
|||||
教學 方法 |
三學一教 |
|||||
教學程序設計 |
||||||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
環(huán)節(jié)一 明標自學 |
|||||
過程設計 |
二次備課 |
|||||
一.乙烯 1、分子組成與結構 ⑴分子式:C2H4 ⑵分子結構 [展示] 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結構簡式: CH2 == CH2或H2C=CH2 ,結構特征: C = C ⑶分子構型:平面結構(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內(nèi))分析比較 ①組成差異:乙烷分子與乙烯分子多兩個H原子
|
|
|||||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
環(huán)節(jié)二 合作釋疑 環(huán)節(jié)三 點撥拓展 (備注:合作釋疑和點撥拓展可以按照順序先后進行,也可以根據(jù)教學設計交叉進行設計) |
|||||
過程設計 |
二次備課 |
|||||
②結構差異:分子形狀:乙烯分子平面結構(所有原子共平面)而乙烷分子是立體結構,分子價鍵:乙烯分子中碳原子間是共價雙鍵,乙烷分子中兩個碳原子間是單鍵。碳原子: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為“不飽和”碳,乙烷分子中為飽和碳 2、物理性質(zhì) 無色稍有氣味,密度略小于空氣,難溶于水的氣體 3、化學性質(zhì)[分別實驗、一一總結] (1)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探究1]乙烯通入溴水中(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現(xiàn)象:溴水褪色 結論: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 點撥:加成反應
②加成反應產(chǎn)物只有一種 ③加成反應發(fā)生的原因:C==C 中有一個共價鍵易斷裂 ④乙烯不僅能與溴水的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且還能與H2、Cl2、HX(不是氫鹵酸)、H2O等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 ⑤烷烴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用于鑒別乙烯與甲烷 (2)乙烯能被高錳酸鉀所氧化 [探究2]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 現(xiàn)象:高錳酸鉀溶液褪為無色 分析:說明乙烯被高錳酸鉀氧化了結論:乙烯能被高錳酸鉀所氧化 用于甲烷與乙烯的鑒別 (3) 具有可燃性 [探究3]純凈乙烯點燃 現(xiàn)象:純凈乙烯在空氣中能安靜的燃燒 火焰明亮,有黑煙產(chǎn)生 化學方程式 點燃
結論:乙烯具有可燃性,能與氧氣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4、用途:合成氯乙烷、乙醇、聚乙烯、作物催熟劑 |
|
|||||
教 學 過 程 及 方 法 |
環(huán)節(jié)四 當堂檢測 |
二次備課 |
||||
1、 甲烷、乙烯、乙炔是否互為同系物?為什么? 2、 3、 試分析乙烷(CH3CH3)、乙烯(CH2=CH2)與丙烯(CH3CH=CH2)組成與結構上異同點。 4、 3.下列物質(zhì)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 A、乙烯 B、SO2 C、乙炔 D、丙烷 6、下列各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 點燃催化劑
光
|
|
|||||
課 堂 小 結 |
化學性質(zhì): 能被高錳酸鉀所氧化 均取決于分子結構 C= C
乙烯具有可燃性 |
|||||
課后 作業(yè) |
石油的煉制P65變式2 |
|||||
板 書 設 計 |
1. 乙烯的組成,結構式 2. 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 3. 乙烯的用途 |
|||||
課 后 反 思 |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