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新高考有“四變” 會考成績影響錄取
2009-10-10 09:42:16人民網
2010年首批進入高中新課程的高中畢業(yè)生將迎來新高考。昨天,備受關注的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對比現行的高考招生制度,新方案在高職招生中首次增加了“高會統(tǒng)招”形式,同時,首次在高中新課程中啟用的綜合素質評價將在高校錄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新方案四大變化
1 高職招生增設“高會統(tǒng)招”
新高考方案中,高職招生變化較大,招生形式將由自主招生、單考單招和高會統(tǒng)招三種。其中,高會統(tǒng)招為首次施行的招生形式,將“高考統(tǒng)考科目成績加會考成績”作為錄取依據,招生對象為普通高中畢業(yè)生。
按照規(guī)定,高會統(tǒng)招統(tǒng)考科目為語、數(文、理)、外三科,會考備選科目為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8門。高職?蓮臅紓溥x科目中選定2或3門,并提出成績等級要求,提前向考生公布。錄取時,考生會考成績滿足學校要求后,按語、數、外三科的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投檔。
這意味著,明年起,報考高職的考生無須再參加高考文(理)綜考試,僅憑高考語、數、外三科成績和部分會考科目的成績就可參加高職錄取。
2 綜合素質評價成錄取依據
高中新課程啟動后,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新課程的一大亮點一直備受關注。新方案規(guī)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將計入考生電子檔案,在統(tǒng)招錄取、自主招生中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
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是學生高中三年成長過程全面、真實的記錄。
綜合素質評價采取學生自評、互評,老師、家長參與評價等形式,是一種寫實性評價,而不是鑒定性評價。由于明年是第一年實行,將主要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發(fā)揮作用,同時,針對沒有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的復讀生、外地借讀的京籍考生將有3年的過渡期?荚囋簩⑺鸭畔,針對這部分考生出臺相應的報考政策。
3 會考成績納入高校錄取
與現行的高招政策相比,新方案還首次納入了高中會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將分別以等級和統(tǒng)一表格的形式計入考生電子檔案,在統(tǒng)招錄取、自主招生中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
高中會考科目包括:語文、英語、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技術(含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和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
北京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高中會考納入高考改革方案,可以使高等學校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有利于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和高等學校多樣化選拔錄取制度的建立。
4 重點改革考試內容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在本科招生上變化并不明顯,在穩(wěn)定本科統(tǒng)一招生科目設置上,考試內容將進行重點改革。新方案要求,2010年高考本科層次繼續(xù)實行“3+文科、理科綜合”的科目設置,卷面總分值仍為750分,各科目考試時間不變。
考試院負責人表示,本科考試科目變化不明顯,重點在考試內容改革,具體考試內容、要求、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等將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的《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中做出規(guī)定。
該負責人強調在做這些改革前,前期均進行了大量的調研,部分學科進行了3至2次測試,5萬人次參與,包括測試中哪些題目能考出學生基本素質,哪些題目能考出學生不同能力和水平等,確?荚噧热葑兓目茖W、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