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作文 > 名作鑒賞 > 名作鑒賞:愛的靈感——奉適之一(2)

名作鑒賞:愛的靈感——奉適之一(2)

2009-08-25 09:18:40網(wǎng)絡(luò)資源


高考

  我把每一個老年災民

  不問他是老人是老婦,

  當作生身父母一樣看,

  每一個兒女當作自身

  骨血,即使不能給他們

  救度,至少也要吹幾口

  同情的熱氣到他們的

  臉上,叫他們從我的手

  感到一個完全在愛的

  純凈中生活著的同類?

  為了什么甘愿哺啜

  在平時乞丐都不屑的

  飲食,吞咽腐朽與骯臟

  如同可口的膏梁;甘愿

  在尸體的惡臭能醉倒

  人的村落里工作如同

  發(fā)見了什么珍異?為了

  什么?就為“我懂得”,朋友,

  你信不?我不說,也不能

  說,因為我心里有一個

  不可能的愛所以發(fā)放

  滿懷的熱到另一方向,

  也許我即使不知愛也

  能同樣做,誰知道,但我

  總得感謝你,因為從你

  我獲得生命的意識和

  在我內(nèi)心光亮的點上,

  又從意識的沉潛引渡

  到一種靈界的瑩澈,又

  從此產(chǎn)生智慧的微芒

  致無窮盡的精神的勇。

  啊,假如你能想象我在

  災地時一個夜的看守!

  一樣的天,一樣的星空,

  我獨自有曠野里或在,

  橋梁邊或在剩有幾簇

  殘花的藤蔓的村籬邊

  仰望,那時天際每一個

  光亮都為我生著意義,

  我飲咽它們的美如同

  音樂,奇妙的韻味通流

  到內(nèi)臟與百骸,坦然的

  我承受這天賜不覺得

  虛怯與羞慚,因我知道

  不為己的勞作雖不免

  疲乏體膚,但它能拂拭

  我們的靈竅如同琉璃,

  利便天光無礙的通行。

  我話說遠了不是?但我

  已然訴說到我最后的

  回目,你縱使疲倦也得

  聽到底,因為別的機會

  再不會來,你看我的臉

  燒紅得如同石榴的花;

  這是生命最后的光焰,

  多謝你不時的把甜水

  浸潤我的咽喉,要不然

  我一定早叫喘息窒死。

  你的“懂得”是我的快樂。

  我的時刻是可數(shù)的了,

  我不能不趕快!

  我方才

  說過我怎樣學農(nóng),怎樣

  到災荒的魔窟中去伸

  一支柔弱的奮斗的手,

  我也說過我靈的安樂

  對滿天星斗不生內(nèi)疚。

  但我終究是人是軟弱,

  不久我的身體得了病,

  風雨的毒浸入了纖微,

  釀成了猖狂的熱。我哥

  將我從昏盲中帶回家,

  我奇怪那一次還不死,

  也許因為還有一種罪

  我必得在人間受。他們

  叫我嫁人,我不能推托。

  我或許要反抗假如我

  對你的愛是次一等的,

  但因我的既不是時空

  所能衡量,我即不計較

  分秒間的短長,我做了

  新娘,我還做了娘,雖則

  天不許我的骨血存留。

  這幾年來我是個木偶,

  一堆任憑擺布的泥土;

  雖則有時也想到你,但

  這想到是正如我想到

  西天的明霞或一朵花,

  不更少也不更多。同時

  病,一再的回復,銷蝕了

  我的軀殼,我早準備死,

  懷抱一個美麗的秘密,

  將永恒的光明交付給

  無涯的幽冥。我如果有

  一個母親我也許不忍

  不讓她知道,但她早已

  死去,我更沒有沾戀;我

  每次想到這一點便忍

  不住微笑漾上了口角。

  我想我死去再將我的

  秘密化成仁慈的風雨,

  化成指點希望的長虹,

  化成石上的苔蘚,蔥翠

  淹沒它們的冥頑;化成

  黑暗中翅膀的舞,化成

  農(nóng)時的鳥歌;化成水面

  錦繡的文章;化成波濤,

  永遠宣揚宇宙的靈通;

  化成月的慘綠在每個

  睡孩的夢上添深顏色;

  化成系星間的妙樂……

  最后的轉(zhuǎn)變是未料的;

  天叫我不遂理想的心愿

  又叫在熱譫中漏泄了

  我的懷內(nèi)的珠光!但我

  再也不夢想你竟能來,

  血肉的你與血肉的我

  竟能在我臨去的俄頃

  陶然的相偎倚,我說,你

  聽,你聽,我說。真是奇怪。

  這人生的聚散!

  現(xiàn)在我

  真,真可以死了,我要你

  這樣抱著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睜開,

  直到我飛,飛,飛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風,

  啊苦痛,但苦痛是短的,

  是暫時的;快樂是長的,

  愛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六時完成

 、賹懹1930年12月25日,初載1931年1月20日《詩刊》第1期,署名徐志摩。

  如果因為志摩性格中的浪漫、熱烈以及青春的浮動而據(jù)此認為他創(chuàng)作缺乏某種深沉

  的因素,或者推斷說他缺乏對死亡、永生等問題的思考,那只是表面的理解。因為在徐

  志摩看來,不僅生、愛、死是生命過程連續(xù)的階段,而且他把死看作是富有創(chuàng)造并具靈

  性的東西,在早期的《哀曼殊斐爾》里,就有很明顯的表現(xiàn):

  愛是實現(xiàn)生命的唯一途徑

  死是座偉秘的洪爐、此中

  凝煉萬象所從來之神明

  不僅他的詩作中有大量的愛與死相聯(lián)的句子,而且在徐志摩的歐游旅途中,他對佛

  羅倫薩的墳情有獨鐘,在對文藝復興藝術(shù)家的緬懷悼念之中,我們均可看出他對生命創(chuàng)

  造的玄思與領(lǐng)悟,詩歌創(chuàng)作的秘密,自然創(chuàng)化的進行在徐志摩那里是彼此不分,合二為

  一的東西。詩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緣情言志,而且也是詩人對生存理解的一種把握。盡

  管這種把握可能不具有現(xiàn)代神學或形而上學的色彩,但是他對自然的鐘愛以及宇宙間秘

  密的推崇,使得他的詩永葆著美的情致與活力!稅鄣撵`感》就是個明證。

  在詩里,一個奄奄一息的女子躺在床上向自己的情人訴說著從戀愛到死亡這一短暫

  的生命歷程。從最初的癡情苦戀到不因時空限制的愛,其間有對死的榮光的獨特感受;

  從三年農(nóng)活勞苦到最后的美其食、樂其居,其中有對星星、季節(jié)的感受,也感受到泥土

  的神奇、黑夜的神秘,感受到飛鳥爬蟲、小草以及鄉(xiāng)村人們的真、愉快、愛,這所有的

  一切構(gòu)成了她心中愛的靈感的一盞明燈;從最后的出嫁到身患重病,其間有小孩的夭折,

  有母親的去逝,可生命承受的不再是苦痛,而是超越一切人間煩憂的懷中的珠光?傊,

  徐志摩在此詩中給我們構(gòu)筑了年輕女子愛的三種不同世界:對情人,對自然,對人類的

  愛。在這不同的愛的世界下面,體現(xiàn)著此女子漸次提升的人生境界,并由此引伸出三種

  世界共同的核心觀念:泛愛。要知道,這種“泛愛”的觀念在徐志摩的詩作并不隨處可

  見。只要想起他在給梁啟超的信中提到的一些話:“我將于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冤魂之伴

  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我們自然會看出二者間的區(qū)別。這種“泛

  愛”觀念不是佛家所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種普渡眾生以及拋卻人間世相的

  大慈大悲,詩中固然有極樂世界的暗示:“……仿佛有/一朵蓮花似的云擁著我/(她

  臉上浮著蓮花似的笑)/擁著到遠極了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罕回來/人說解脫,

  那許就是吧!”但是,年輕女子對血肉之軀相偎依的喜悅,實在非佛家所言的拋卻情、

  愛、欲的作法。不僅如此,這一“泛愛”觀念也非基督為救人間罪惡而釘十字架獻身的

  光榮!恶R太福音》上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

  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女子的心里并

  沒有黑暗,她懷內(nèi)抱有珠光,可是,那不是主賜予的:“你踞坐在榮名的頂巔/有千萬

  迎著你鼓掌/我,陪伴我有冷,有黑夜/我流著淚,獨跪在床前,”這一觀念的根源恐

  怕得追溯到印度的泛神論思想。說來也不奇怪,徐志摩與泰戈爾交往甚深,泰戈爾在

  《繽紛集》里提出“生命之神”的概念,他對印度古代經(jīng)典哲學《奧義書》所作的精湛

  研究,使他的思想深具泛神論色彩!秺W義書》提倡人與自然相統(tǒng)一,泰戈爾也提出

  “內(nèi)在的我”與“最高起源”——“無限”相統(tǒng)一,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人民的

  愛融合在一起的。顯然,徐志摩多少受其影響,當初徐志摩對泰戈爾的理解僅局限于表

  面,他說:“他(指泰戈爾)即使有宗教或哲理的思想,也只是詩心偶然的流露”“管

  他的神是一個或是兩個或是無數(shù)或是沒有,詩人的標準,只是詩的境界之真。”只是到

  了后來,他才發(fā)現(xiàn),在泰戈爾的思想里,有著某種超越詩歌意義并彌漫于詩與生活的神

  靈。

  在詩里,泛神論思想給女子的影響并不是從哲學的意義上來體現(xiàn),而是以影響她的

  整個生活方式來體現(xiàn)。這一結(jié)果造就了她內(nèi)心深處的廣博。她不僅體現(xiàn)為“把每一個老

  年災民/不問他是老人是老婦/當作生身父母一樣看/每一個兒女當作自身骨血”,更

  關(guān)鍵的是她對自己嫁人的特殊認識,這一認識以自己全身心的愛為基礎(chǔ)而被引伸到另一

  個與世俗相對的世界。“我或許要反抗假如我/對你的愛是次一等的”,當她把自己的

  愛的情感上升到一種神靈的境界時,與之相應的便是對肉體的鄙視。年輕女子從戀愛一

  開始便經(jīng)歷了一個心靈蛻變的過程,這一過程以死為結(jié)局時,死亡本身也就被賦予了另

  外一種意義。那就是,死在詩中體現(xiàn)的是一種更為理想的愛情的再生,是真正生命永恒

  的延續(xù)。在此詩的結(jié)尾:

  現(xiàn)在我

  真,真可以死了,我要你

  這樣抱著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睜開,

  直到我飛,飛,飛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風,

  啊苦痛,但苦痛是短的,

  是暫時的;快樂是長的,

  愛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年輕女子在死前所幻化出的自己要飛往的太空世界是永生極樂的世界,而這個世界

  的實現(xiàn)是以犧牲自己的肉體來完成的,精神的靈光將獲得一種嶄新的愛的面目。在徐志

  摩的大多詩作中,愛與死經(jīng)常聯(lián)在一塊。從情感的角度看,死是愛的最高形式,從哲學

  的角度看,死是生存的唯一實在:“我不說死嗎?更不畏懼/再沒有憂慮,再不吝惜/

  這軀體如同一個財虜”顯然,女子對她所鐘愛的情人抱著明顯的精神泛愛性質(zhì),在這戀

  愛的背后,隱藏著這個女子與宇宙間已然存在的本質(zhì)間的聯(lián)系。一方面固然是對男人的

  一見鐘情而不具私欲的愛,一方面由此升騰出對整個自然、人類間的特殊體驗——一種

  合諧統(tǒng)一的潛在韻律與節(jié)奏。在她這種獨特的“愛的靈感”里,我們不僅看到了她對愛

  的真諦的理解,也看到了她生存的意義,她自己心中的宗教。

  徐志摩在這首詩中以敘述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女子戀愛的故事,這首詩的寫法與徐志

  摩擅長的抒情詩寫法迥然相異,應該說是一首敘事詩。詩中運用無韻體式,雖然也講究

  詩行的整餳,可其中的承轉(zhuǎn)起合完全依據(jù)內(nèi)在情感的韻律來把握。在此詩中,意象的運

  用已經(jīng)退居其次,雖然有“枯葦、鴉影、秋林、鐘聲、黃昏、飛蟲、甚至耶穌”這些極

  富情韻及象征的意象,但詩歌的主要部分還是在此基礎(chǔ)上所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在情感的延續(xù)。這

  首詩是徐志摩最長的一首詩,也是其最好的情詩之一,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徐志摩自己

  一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另外一種體現(xiàn)。在詩中,既沒有那種狂飚突進的革命豪情,也沒有

  隨后的對現(xiàn)實詛咒、攻擊的心情,浪漫的人生激情既已退去不占主導地位,現(xiàn)實的泥土

  還沒深陷進去,有的只是從從容容、毫不畏懼地對待生與死的情懷。

[標簽:名作鑒賞 高中生活]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