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寫作的難關
2020-03-26 18:54:06網(wǎng)絡整理
學語文最難的,是作文。
作文最難達到的境界,是老生常談卻又無比重要的真情實感。
沒有真情實感,是因為過度關注套路。盡管每一年高考之后作文的題目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那僅僅是關注考了什么。對于怎么寫,如何寫,關注的卻不是特別多。
而初中的語文,雖然作文的分值也不低,卻并沒有被擺到相應的位置。
因為多數(shù)地區(qū)的作文考題,差異化真的不大。猜題和押題并不難,套寫門檻也不高,考前只需要準備不到10篇的作文,就足以應對。
這樣的情況,使得作文的教與學,都浮在表面上。
只要套路能解決的問題,就絕不給真情實感位置。
從老師的角度想,與其花很多的時間教會學生為什么這樣寫,倒不如多給學生呈現(xiàn)幾篇范文,照葫蘆畫瓢或者搬用就可以。更多的時間省下來,刷一些別的題目,效果會更好些。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是這樣。辛辛苦苦去構思一篇文章,雖然是原創(chuàng),在分數(shù)上往往還不如別的同學投機取巧來的高。缺少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固化了思想,時間久了就真的不會寫作文。
作文教學中,老師也經(jīng)常講作文要和生活有關,作文要有條理,但很多時候卻只是表面文章。
現(xiàn)實的感受,生活的現(xiàn)象,都不如從選中的作文里面繼承的套話來的好,來的管用,來的高分。
若真正碰到一道需要創(chuàng)新點的作文題目,以往的經(jīng)驗中沒有,還真不會寫。
疫情一直在持續(xù)中,疫情也走進了大家的作文,幾道題目布置下去。許多的孩子,竟不知道怎么去下筆了。
疫情是現(xiàn)實的生活,可是這樣的生活卻不能夠被內(nèi)化到作文當中。即使強行的去寫疫情,也是東拼西湊,缺少真情實感。其實有些作文文筆還算流暢,主題十分鮮明,內(nèi)容卻不是自己的生活,不是中南山,就是火神山雷神山,要么就是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為什么就不寫一寫這段日子,自己切切實實的生活體會?
轉述別人的故事,轉發(fā)別人的思想,抒發(fā)別人的情感,是很難成就自己精彩的。
“這個春節(jié)讓我認識了鐘南山院士,看到了他的學術精神,了解到了他的偉大貢獻,2003非典,他在抗疫第一線,現(xiàn)在他84歲了,還在抗疫第一線。這讓我明白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深刻含義,這個春節(jié),鐘南山爺爺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這樣的文字不是不好,卻總是隔著許多。
那么不隔的文字是什么樣子?
……春節(jié)那幾天,我們一家坐在炕上,陪臥床的爺爺看電視,無聊的嗑著瓜子兒,刷著手機。
電視上一直滾動著和疫情有關的數(shù)字,爸爸開始著急能否按時返回工地。
媽媽安慰說,這是上天看他一年忙到頭,多讓他休息幾天。
爸爸卻急了,眉頭不展:哪有這樣休息的?親戚朋友都不往來,這算是過年嗎?
爸爸不容易,爺爺奶奶身體不好,媽媽得在家,我上學又要錢。
他是寧可累點,也不想閑著不賺錢……
這后一段的文字,在境界上顯然沒有第一段文字高,卻顯然有著真情實感:
一位收入并不高的普通的爸爸,為生計而擔憂,被疫情阻隔了親情,焦慮著急的形象,躍然紙上。
后文中,這位爸爸當然沒有按期的返回工地,而是做了志愿者,到村口守護全村人的安全,而我也開始牽掛爸爸,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其實這就是生活。
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素材,把自己的情感和觀念融入到文章里,文章的情感真實了,自然就不愁內(nèi)容的充實和飽滿。
也許有同學會說,這樣的題材太普通了,展現(xiàn)不出高尚的情懷。
確實如此,和鐘南山的題材比起來,普通人所做所想的,確實高度不夠,但勝在真實。
鐘南山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才是大多數(shù)。
就是從閱卷的實際情況來看,別人都宏大的敘事,你若能寫好身邊的事,自然會物以稀為貴,讓人讀著不疲憊,起碼創(chuàng)新呢。文章分數(shù)不會低的。
作文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生活化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對學生進行生活化作文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于感受生活和表達。學生在生活化作文的寫作時要注意體驗和感受生活,將生活感受融入到寫作中,在寫作中體現(xiàn)生活。
要記住,真正的自由不是天馬行空,而是遵守規(guī)則的井然有序,無論是重崖疊嶂,還是尺寸山水,都有各自的美。
重要的是你要有發(fā)現(xiàn)的本領。有了真情實感之后,技巧就不難。
技巧可以教給給大家,而發(fā)現(xiàn)只能靠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聽來的只是別人的傳說,自己經(jīng)歷的才更能寫的得心應手。
生活是富礦,特別是個體的生活,每個人都不一樣。
以李白的富貴豪放體會不了杜甫的窮困辛苦,那就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以晏殊的富貴閑愁體會不了李煜的亡國之痛,那就讓不同的情感呈現(xiàn)各自的經(jīng)典。
無論你生活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無論你家庭富裕還是小康,不一樣的生活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體會。仔細的搜尋,把他們凝成自己的文字,足以成就接地氣的,有生活味兒的作文。
有同學說每天都過同樣的日子,確實沒什么好發(fā)現(xiàn)。
試著去想,我們每天都吃的同樣的米和面,是否會因為烹調(diào)手法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色香味呢?
多年前的一堂語文課,給新接手的班級布置一篇作文,讓寫“母愛”,考慮問題很周全的科代表悄悄找我,建議說某同學媽媽離家出走,還是單獨給他換個題目吧。
后來那同學也交上了作文,寫的是他們的班主任數(shù)學老師。大意思自己雖然沒有媽媽,數(shù)學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疼她。
作文真情實感滿滿,當然給了高分。不過我卻沒有說作文寫的很創(chuàng)新,若真有那樣的評語,把寫法的創(chuàng)新看得高于生活,是本末倒置的。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