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作文素材精彩古詩文標題
2020-03-13 16:40:19網(wǎng)絡整理
【1】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適用于珍惜時間。白晝不要白白地度過,青春一去不復返。出自清·翟灝《風俗編·時序》:“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2】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適用于順應時勢,看清時局,抓住規(guī)律等。聰明的人能順應時勢制定計劃,愚蠢的人卻違背道理采取行動。出自《后漢書·朱浮傳》:“蓋聞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常竊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于鄭也。”
【3】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適用:謙虛,不要夸耀。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見者不,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適用于借助外物(路),奮斗,前行等。這是收入《全唐詩外編》的唐代詩人龔霖《老學庵筆記》之四中的詩句,僅此兩句。“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意思說,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上去。詩句是條件復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條件,有了這個必要條件,就有可能產(chǎn)生“更高人也行”的結果。這兩句詩雖然說的是登山之事,但有豐富的哲理情趣。
【5】莫倚高枝縱繁響,也須回首顧螳螂。
適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陸元光為晉陵宰時,當時幕僚中有好讒謗同列者,一日同會,忽聞蟬聲,幕官謂陸曰:“君既能詩,可詠此也。”陸辭之不可,即席作《詠蟬》:“綠陰深入汝行藏,風露從來是稻梁。莫倚高枝縱繁響,也須回首顧螳螂。”因以是譏之,其人愧而少戢。這首詩寫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相互關系。
【6】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
適用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等。這句選自詩歌《書扇示門人》,作者是范仲淹,原詩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這首詩明白如話,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風景恬靜幽美,這是前人的田地為后來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還有想占有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舊,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遠不變的。今天的得會轉化為明天的失,事物總是按著這樣的辯證規(guī)律發(fā)展著的。
相似的有: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選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
【7】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
適用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詩為元朝方景山寫的《雜詠》:“昆鵬奮云霄,尺鷃棲野草。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適其天,即適應其本能,也就是遵循客觀規(guī)律。鹍鵬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別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騰躍而上,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和鹍鵬展翅數(shù)萬里無法相比,可是它也是“飛之至也”。它盡了主觀上最大的努力。這首詩可以啟示我們,一切事物都遵循著客觀規(guī)律,實事求是,各盡所能,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充分發(fā)揮最大的主觀能動作用,就能作出較大的貢獻,發(fā)揮最大的人生價值。
【8】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適用于適合自己最好。清代顧嗣協(xié)《雜興》中說:“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首詩歌每句都適合做標題)”“生材貴適用”和“物各適其天”,一從施用上講,一從本性上言,其理相通。
【9】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山林自在啼。
適用于自由。原詩為宋代歐陽修寫籠中鳥的《畫眉鳥》:“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籠”總不如“山林”,關鍵在于自由的可貴。
【10】雖是見春遲,還免逢秋早。
適用于禍福相依,轉換;不利和有利,不幸和幸運。原詩為明朝高啟《嘆墻下草》:“青青墻下草,經(jīng)霜未枯槁。雖是見春遲,還免逢秋早。”墻下草經(jīng)霜后還是“青青”的,“經(jīng)霜”說明秋已深。詩人緣此慨嘆“雖是見春遲,還免逢秋早”。如果沒有“墻”的條件,而是一般的原上草,那它們的“見春”和“逢秋”都是同時的。因了“墻”,所受光照少、地溫低,則它感受春的氣息便遲,陸游的《梅花》詩中也曾說:“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也是這個道理。“見春遲”是不幸,秋來晚則是大幸。這首詩說明了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在一定的條件下,矛盾著的雙方都能向其對立方面轉化。墻下草雖不得先占春光,可免卻早枯槁的命運。有了這認識,就能正確對待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各種不利條件,盡量使之轉化為積極的因素。
【11】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適用于志向,每個人都發(fā)光。
原詩為明代張羽的《蘭》:“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寸心,區(qū)區(qū)之心,言蘭花極小。這看去似有貶意,實乃是為了下句的“揚”:區(qū)區(qū)之心卻容納著散不盡的香氣,那陣香氣,乃是由其“寸心”習習飄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這一筆,跌宕成趣。
【12】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適用于志向,自信,自強等。原詩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蘚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huán)境惡劣而喪失生發(fā)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并歌而頌之。
【1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適用于不自量力,不自知等。原詩為韓愈的《調(diào)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詩人將它擬人化了,目的化了,似乎蚍蜉想要撼動、摧倒大樹。于是,展現(xiàn)出一幅大自然的奇妙景觀:大樹參天、枝葉怒放、郁郁蒼蒼!如此高大,如此青翠,如此勁挺,如此充滿生命的活力!而樹陰之下,局處一隅的小小的螞蟻居然奔波勞形地鉆穴打洞,想要扳動樹根。多么可笑的對比!
這里展現(xiàn)的是大與小的尖銳對比,是力量的不協(xié)調(diào)。詩人又用了一個“撼”字,充滿了嘲弄意味,更加濃了這種不協(xié)調(diào)。由此得出結論:“可笑不自量!”這就一筆罵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光焰面前搖唇鼓舌的群兒。
【14】不有百煉火,孰知寸金精!
適用于磨難,困難等,出處唐·孟郊《古意贈梁肅補闕》,意思是不經(jīng)過千百次冶煉,怎么會知道寸金的精純!
【15】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適用于熟能生巧,練習,勤習苦練等,出處唐·儲光羲《江南曲》其一,意思是慣在湖邊居住,船小不怕風浪。
【16】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
適用見意思,出處清·屈紹隆《贈朱士稚》,意思是英雄如果不經(jīng)受挫折,怎么能成就功名!
【17】不遇陰雨后,豈知明月好!
出處清·孫枝蔚《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釋義是不遭遇陰雨,怎能知道明月的美好呢!
【18】此生泰山重,勿作鴻毛遺。
適用于有價值地生活,奉獻等,出處宋·蘇軾《和陶詠三良》,意思是生命像泰山一樣重,別把自己像鴻毛那樣輕易遺棄。
【19】欲窮大地三千里,須上高峰八百盤。
適用于不斷攀登,不斷奮斗,自強不息等。出處明·劉基《登白云絕頂》,意思是想把數(shù)千里之外的大地盡收眼底,必須登上盤旋曲折的高峻山峰。
【20】年少當及時,蹉跎日就老。
可以替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南朝《樂府》《子夜歌》(其十六):年少當及時,蹉跎日就老。若不信儂語,但看霜下草。
【21】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適用于閱讀,傳承等。這首詩選自陶淵明的《贈羊長史》。
陶淵明認為,他從“古人書”中可以得到知識和娛樂。讀書,既要有繼承性,又要有目的性,還要有選擇性,把這三者融會貫通,變?yōu)樽约河杏玫闹R。“古人書”是可貴的。它是后人認識古代社會的窗口,也是借鑒前人經(jīng)驗的寶貴財富。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同時還要學習世界文,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我們要有目的讀書,還要有計劃讀書,既要博覽群書,又要精讀好書,擇善而從,這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總之,欲知千載上,必讀古人書!
【22】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適用于學習,知行合一等。這句話的意思是擔心自足而不學習,擔心學習了不去實踐。原詩選自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六首》(其五)。這是韓愈被貶往潮州時所寫的一首臨別贈詩。詩首先圍繞讀書求學中的知行問題提出自己的哲理性觀點,接著對元十八在這方面的修養(yǎng)和取得的成就加以贊揚,最后慨嘆自己因被貶南海(即潮州),無法為元十八宏鳴高飛助一臂之力。通俗中見深邃,素樸中含深情。
【23】人家不必論富貴,惟有讀書聲最佳。
適用于讀書等。選自唐代翁承贊《書齋漫興二首》(其二):官事歸來衣雪埋,兒童燈火小茅齋。人家不必論富貴,惟有讀書聲最佳。
當詩人忙完公事,在暮色之中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趕回家門時,只見茅舍中亮著燈光,孩子正在瑯瑯有聲地誦讀著詩文。此時此刻,詩人不禁涌起一股喜悅和欣慰的心潮,并很快由感性的激動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吟出了“人家不必論富貴,惟有讀書聲最佳”的詩句。
【24】書卷多情似故人
選自明代于謙的《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钏搭^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25】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適用于認識到別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等。選自王安石的《題張司業(yè)詩》:蘇州司業(yè)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首是王安石對張籍詩的品評詩,同時道出了“尋常”和“奇崛”、“容易”和“艱辛”的深刻哲理。
【26】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意思是一句話語也不能實踐,讀萬卷書也是沒有用的。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
選自明代周立勛的《飲酒》:儒生好奇古,出口談唐虞。倘生羲皇前,所談意何如?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遺書。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我愿常飲酒,不復知其余。
該聯(lián)巨大的藝術概括力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因而具有了超越特定對象的哲理意義。讀書萬卷,積累理論知識,是重要的,因為“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但是,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夠指導自身的實踐,因此,要發(fā)揮理論知識的作用,就必須密切聯(lián)系實際,與實踐相結合。反之,如果理論脫離了實踐——“一語不能踐”,那么理論再高妙、再豐富,都是空虛的、徒勞的,它猶如水中月、鏡中花一樣都是虛幻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萬卷徒空虛”。作者從現(xiàn)實批判中所凝聚成的這兩句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度和警策作用。
【27】舉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誰?
適用于自己奮斗,自立等。原詩選自唐呂巖的《漁歌子·方契理》:舉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誰?絕嗜欲,斷貪癡,莫把神明暗里欺。
【28】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
適用于自己去闖蕩,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勇敢等。
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同樣適合做標題。
選自唐聶夷中《行路難》: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謂言骨肉親,中門如異域。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
自從樂府詩《行路難》出現(xiàn)以后,世人多借此“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意”(《樂府古題要解》)。鮑照說:“男兒身世坎坷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擬行路難》);李白云:“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歸去來。”唐代詩人聶夷中卻不這樣認識。他在《行路難》中唱道:“莫言行路難,……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這兩句詩意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事在人為”、“沒有走不通的路”的意思。將其視為格言、警語也能講得過去。格言飽含哲理。《易經(jīng)》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命運不通稱之為“窮”。窮則思變,要干,要突破。這不就是聶夷中詩的絕好注腳嗎?要干,要有出路,“全在人”。“全在人”三字,重如千鈞。人是“出處”、“路通塞”的前提,“全”是關鍵。一個“全”字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人間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被勇于攀登的英雄好漢踩在腳下,即使是窮途末路,只要艱難地走下去,莫聽“行路難,歸去來”的呼喚,就會有出處,就會成為坦途。只有那些懦夫才在岔道口徘徊不前,感到路難行,去不得,途不通。
【29】陋巷簞瓢亦樂哉!
適用于安貧樂道等。選自元代宋方壺《[中呂]山坡羊·道情》: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30】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蒼生?
適用于要經(jīng)歷磨難,才能成長;要經(jīng)受漂泊,才能有所作為。
原詩選自于明朝俞大猷的《秋日山行》:溪漲巨魚出,山幽好鳥鳴。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蒼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忠勇之心,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熱血男兒的剛毅形象,令人為之扼腕。逆旅,客舍之謂也!肚f子·山木》:“陽子之宋,宿于逆旅。”以旅店為家,謂生活不安定,長年在旅途中奔波,聯(lián)系到俞大猷的軍旅生涯,這是真實的寫照。“丈夫不逆旅”是反詰,也表現(xiàn)出某種矛盾心境:丈夫也有父母妻兒,也該享受天倫之樂,他何嘗不知道逆旅之苦累,思鄉(xiāng)之痛楚,卻決然離家而去。這一取一舍,用最質(zhì)樸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卻放射出眩目的光輝。一家不圓,為的是萬家團圓;一人棄家,為的是蒼生有家;一夫甘受鞍馬勞頓之苦,為的是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yè)。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責任感,可敬可欽。
【31】勸君平地上,還似過坡時。
比喻人在順境中,容易疏忽大意,掉以輕心,而出錯誤。故順境之中尤要謹慎,保持警惕之心。選自袁枚的《小心坡》:“險極坡難過,小心容自持。勸君平地上,還似過坡時。”
可以改編成:勸君常有“過坡心”。
清·田松巖《題勞山杖詩》:“路當坦處亦防傾。”也可以直接做標題。
【32】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一笑云林歸便得,向來煙景有誰爭。
【33】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出自《詩·小雅·鶴鳴》,皋:水邊的高地。九皋:指深澤。詩句以鶴即使身處低處,鳴叫聲也能響徹云外,比喻真理和才能是不可抹殺的。
【33】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
〔漢〕無名氏《甘瓜抱苦蒂》詩句以甜瓜育于苦蒂,蜜棗生于棘叢來說明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經(jīng)過一番艱辛努力的道理。
【34】始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
適用于謙虛,天外有天等,唐杜甫《木皮嶺》,詩句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告訴人們不可妄自尊大或拘于一隅。
【35】芳林新葉催陳葉
適用于發(fā)展,時代更替,前進。整句是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這是詩人對故人傷逝的感傷而寫下的寓意深刻的詩句。以新陳代謝是自然界的必然規(guī)律,勸誡友人不必為此過分感傷。
【36】一詩千改始心安
適用于工匠精神,嚴謹,認真等。出自清·袁枚《遣興》詩: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37】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出處】晉·劉琨《重贈盧諶》
【譯注】怎能料到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堅剛之物,竟會變得如此柔軟,能繞在指頭上。意:料想。
適用于經(jīng)過千錘百煉,技藝精湛。也適用于剛柔并濟。
【38】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適用于品德等,做好自己,實力。
【出處】唐·虞世南《蟬》
【譯注】蟬停在高處,叫聲自然傳得遠,這不是憑借秋風的傳送。居:在,停留。藉:憑借。用以比喻品格高潔的人不用他人吹捧自能聲名遠播;也用以說明位勢優(yōu)越或?qū)嵙娛⒌氖挛锘蛉俗杂衅鋸姶蟮挠绊懥,不用靠外界的幫助?br />
【39】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可以分開做兩個標題
草螢有耀終非火
荷露雖團豈是珠
適用于不為假象迷惑,要有真東西等。
【出處】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譯注】草叢中的螢火有耀眼的閃光,但終歸不是火;荷葉上的露珠雖圓,但它哪是珍珠呢?
【40】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第一次看到這句子是在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句話適用于珍惜,世事多磨等。
【出處】唐·白居易《簡簡吟》
【譯注】世上好的東西大多數(shù)都不堅固牢靠,彩云絢爛卻容易飄散,琉璃明麗但質(zhì)脆易碎。琉璃:一種用鋁和鈉的硅酸鹽化合物燒成的釉料,常燒制成缸、盆、磚瓦等。
【41】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可以用“睫在眼前長不見”直接做標題,適用于留心身邊的事物,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物。
【出處】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譯注】睫毛就在眼前老是看不見,寫詩的道理和技巧你自身已掌握,又何必到別處去尋求呢?道:法則、規(guī)律,此指寫詩的規(guī)律和技巧。用以說明要尋找的事物就在近處,不必到別處去尋找。亦用以形容事物近在眼前,卻往往被人視而不見。
【42】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用“雛鳳清于老鳳聲”直接做標題,類似于芳林新葉催陳葉。
【出處】唐·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譯注】桐花盛開,遍布在迢迢萬里的丹山路上,小鳳凰的叫聲比老鳳凰的清越明亮。桐花:梧桐樹的花。傳說鳳凰只棲息在梧桐樹上,以桐實為食。丹山:傳說中鳳凰的棲集之地。用以形容年輕的動物或人勝過年老的一輩。
【43】從來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適用于名利等。
【出處】唐·于武陵《東門路》
【44】百年能幾日,忍不惜光陰。
適用于惜時,珍惜光陰等。
【出處】唐·杜荀鶴《贈李蒙叟》
【譯注】一百年又能有多久,怎么忍心不珍惜光陰。
【45】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適用于在順利的時候保持謹慎。和第【31】勸君常有“過坡心”類似。
【出處】唐·杜荀鶴《涇溪》,又見羅隱同名詩。全詩為: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譯注】涇溪中石頭多,水流急,十分危險,過往的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所以一年到頭也沒聽說有誰落水。倒是那水流平穩(wěn),沒有石頭的地方,常常聽說有人溺水。
【46】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
適用于年少奮斗,好事多磨等。“少年無向易中輕”可以單獨做題目。
【出處】唐·李咸用《送譚孝廉赴舉》
【譯注】好事都是從困難中得來的,年輕人不要專想從容易的事情中找輕松。無:通“毋”,不要。易中輕:從容易做的地方求得輕松,指輕取功名。用以說明好事都是從克服困難中爭取到的,只圖容易和輕松是得不到的。
【47】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適用于名利。
【出處】唐·杜光庭《傷時》,又見鄭遨《偶題》。
【譯注】虛浮的名利比酒還厲害,醉得人心到死也不醒悟。
【48】野芳雖晚不須嗟。
適用于耐心等待,樂觀對待等。
【出處】宋·歐陽修《戲答元珍》: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譯注】我曾做客于洛陽,在那里度過繁花似錦的春天;如今在這山城,野花雖然開得晚些,但總會開放,不必嗟嘆。
【49】玉經(jīng)磨琢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
適用于歷經(jīng)磨難等。兩句可以分開分別做標題。
【出處】五代·王定!短妻浴肪砣“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
【譯注】璞玉經(jīng)過琢磨大多會變成玉器,鐵劍從泥土的埋沒中拔出來便能成為倚天長劍。沉埋:埋沒。倚天:古人想象中靠在天邊的長劍。語出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此處指好劍。
【50】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
好事多磨,自古瓜兒苦后甜可以單獨做標題。
【出處】元·白樸《中呂·陽春曲·題情》
【譯注】天生的好事從來就少,自古瓜兒都是先苦后甜。儉:缺乏,貧乏。一說為困難、磨難的意思。
【51】切莫怨東風,東風正怨儂。
適用于自我反省等。
【出處】清·鄭燮《菩薩蠻·留春》
【譯注】切不要埋怨春風,春風也正在抱怨你呢!東風:春風。儂:你。用以告誡人遇到不如意的事不要埋怨客觀,抱怨別人,也應從自身去找一下原因。
【52】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適用的主題非常廣,人生短促,且行且珍惜。
【出處】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譯注】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匆匆遠行的過客。忽:急速。
【53】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和上一句類似。
【出處】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
【譯注】人生一世猶如暫時寄居,又像狂風卷起的塵土,一會兒就不見了。奄忽:急遽。飆塵:狂風卷起的塵土。
【54】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適用于及時行樂,珍惜現(xiàn)在等。
【出處】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譯注】既然苦于白天短夜晚長,那么,為什么不手拿燈燭夜間出游呢?秉,拿著。
【55】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適用于珍惜時間等。
【出處】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56】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此心到處悠然,可以單獨做標題。適用于恬淡等人生態(tài)度。
【出處】宋·張孝祥《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
【譯注】坎坷的世路如今都已走慣了,現(xiàn)在我這顆心不論到哪里都會悠然自在。
【57】君子交有義,不必長相從。
適用于交友,友誼,義氣等。
【出處】三國·魏·郭遐叔《贈嵇康五首》
【譯注】品行高尚的人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不一定要經(jīng)常相伴相隨。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義:情誼。相從:相隨。
【58】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適用面很廣,在這個時代,要堅守自己,堅守寂寞等。
【出處】唐·孟浩然《留別王維》
【譯注】只應該耐守寂寞,回家鄉(xiāng)閉門隱居吧。
【59】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適用于不爭,做自己等。
【出處】唐·秦韜玉《貧女》
【譯注】敢以靈巧的雙手和精細的針線活在人前夸耀,卻不愿把雙眉畫得長長的,去跟別人爭妍斗麗。
【60】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適用于浩然等,其中浩然氣可以替換。比如一點誠信意,千里快哉風等。
【出處】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譯注】胸懷一點浩然正氣,就會像身披吹拂千里的爽快清風那樣舒坦適意。浩然氣:古人認為浩然之氣是一種至大至剛的正氣,最高貴的節(jié)操!睹献·公孫丑上》有“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煸诊L:令人心神爽快的清風。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寫道,“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
【61】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兩句可以分別做題目,前半句適用于簡潔,后半句適用于創(chuàng)新。
【出處】清·鄭燮所撰楹聯(lián)
【譯注】刪繁就簡,使詩文像三秋落葉后的樹木一般簡明;領異標新,讓詩文如二月初綻的春花那樣清新。三秋:秋季的第三個月,即深秋。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