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名師指導:考前對癥下藥來復習
2020-02-27 19:49:11高考網(wǎng)整理
2020高考即將開戰(zhàn),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wǎng)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復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考全國1歷史點評:難度比去年降低
歷史:難度比去年降低
今年歷史題型變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選擇題主要以材料為載體,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今年的文綜試卷中的歷史部分考查知識點廣、覆蓋面大,題目形式靈活多變,難度比去年有所降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歷史題目,每一個選擇題都給了一些文字或者圖片資料,為考生提供信息,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先讀懂史料,從中獲取正確的信息,才能正確作答。
歷史考查,沿用了去年文綜歷史科目中的考查文史知識的方法。其中,選擇題,特別注重考查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特別是用所掌握的教材知識與題目建立聯(lián)系,考查綜合解題的能力。
由于今年的選擇題難度較大,后面的主觀題給分可能會松一些,因此,只要是本質(zhì)意思一樣,在表述上稍有差別也可以給分。歷史考查有點回僻熱點問題,只考了三農(nóng)問題,其它熱點很少涉及?傊畾v史學科的學習越來越趨向于歷史信息的讀取,同學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歷史觀,讀取歷史信息,用這些信息分析判斷歷史事件。
名師指點高考歷史 備考要處理好四大關系
以教材為根本,強化主干知識。有的考生片面認為,復習歷史看不看教材都一樣,因此在復習中丟掉了基礎知識,一味追求所謂的母題和押題解題竅門。實際上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是以能力為主導,考查學生對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一切的根本在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識。因此高考復習應始終堅持以考綱為指導,以教材為根本的策略,強化對主干知識的全面落實。
以舊為主,以新為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廣,2009年高考作為舊教材的落幕之作必然在原有知識內(nèi)容的基礎上更多融入新課標的理念,近兩年全國文綜歷史試題都明顯地看出這一變化。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原則上應以舊教材通史知識為主,同時適當運用新課標理念來理解舊教材的內(nèi)容。
如政治文明歷程中,關于新中國政治建設部分,要求掌握新中國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并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特色。該內(nèi)容在舊教材被安排到不同章節(jié)里,考生缺乏整體認識,依據(jù)新課標的設計觀點,在復習時可以適當進行整合重組,提高認識。
熱點專題與基礎知識的關系應以熱點帶基礎。熱點專題復習要關注三大類熱點:周年熱點(如建國60周年)、時政熱點(如金融危機)、長效熱點(如三農(nóng)問題)。同時,緊扣熱點,聯(lián)系古今中外相關歷史知識點進行整理,建立起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做到以史鑒今、與時俱進。
堅守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在平時復習中要強化材料型試題的練習力度,訓練自己能有效地從各類材料中獲取信息,尤其是在歷年各地高考真題的訓練中去體會解析材料型試題的規(guī)律,同時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史方法,客觀認識評價歷史。
李營老師強調(diào),考生的應試心態(tài)顯得尤為重要,比如遇到不熟悉的史料內(nèi)容、教材中冷僻知識點的材料性再現(xiàn)等等,要認真閱讀審題,仔細體會命題意圖,努力尋找與所學知識的契合點,在史料中辨別答題方向。
歷史:考前對癥下藥來復習
考前幾天,同學們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對癥下藥。要做到回歸整理瞄準訓練四方面,尤其要突出回歸和瞄準。
回歸就是回歸考綱和課本,查漏補缺?记皫滋,要合理安排時間與進度,利用短短幾天的時間,完成回歸。要對照《考試說明》《教學要求》和教材,逐一落實考點,再認、再現(xiàn)一、二、三級考點之間形成的結構性知識,再認、再現(xiàn)三級考點的要素與要點,對一些結論性語言特別是《考試說明》中涉及的《教學要求》史論共享內(nèi)容,必須做到識記到位、書寫準確無誤;貧w課本時,在突出《考試說明》一、二、三級考點的同時,要注意與考點密切有關的各類圖文材料。
整理就是整理記憶和練習,集中糾錯,消除盲點。要重視對最后幾天學習過程的整理。要在回歸的基礎上,整理所記,弄清楚哪些已經(jīng)記熟,哪些尚未記牢;哪些現(xiàn)在就記,哪些放在考前一天再記。可以自我安排進行最后一次模擬,力求練熟考試程序,提升應試能力。
瞄準就是瞄準高考動態(tài),通過熱點、重點問題的學習,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歷年高考考查的基本都是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教材主干知識,同時也不回避社會熱點。從2007年四個新課改實驗區(qū)高考試題看,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關注社會已經(jīng)成為命題趨勢之一。因此,在最后幾天的時間里,要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有針對性的熱點和重要專題,如大國崛起、世界市場與全球化、工業(yè)化(近代化)、民族關系(中國古代唐太宗、康熙)、政治模式與經(jīng)濟體制的多元化等,進行重點復習和訓練。
訓練就是通過適量訓練,熟悉考試技巧與方法,提升應試能力。最后幾天,適度訓練是必要的。從內(nèi)容上看,一要練易錯基礎題,二要練平時訓練中失分較突出的幾類主觀題。就形式上看,可分散分類練,也可安排一到兩次上午9:00-10:40的集中練習。從強度上看,嚴格控制和把握試題的量與質(zhì),定量定時完成。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