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中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師說》教案六(4)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語文教案:《師說》教案六(4)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8-30 22:02:19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 。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jié)過程中自然完成。

  二、誦讀第3段。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jié)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無常師”——這是本段立論出發(fā)點。下句“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是用事實說明這一點。

  “郯子之徒,及賢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問題:不及己而師之,這是為什么?下句引孔子語,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以上為一層,以下另一層: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論。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回文”辭格。此即觀點,下句“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是解釋。“如是而已”是決斷之詞。

  2.學生練習背誦3—4遍后進行檢查。

  3.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zhì)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討論方式同前。

  小結(jié)要點:(1)“圣人無常師”這一命題,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nèi)行的人學習?鬃酉蜻@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fā),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shù)業(yè)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4.齊誦一遍。

  三、誦讀第4段。

  此段更易成誦,無須提示,先背下來,然后討論有關(guān)全篇宏旨的問題。

  1.學生練習2—3遍后,檢查背誦。

  2.討論:(1)作者用哪些話明確地表示了他的立場?(“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好風尚。)(2)韓愈所說的“道”是指什么說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統(tǒng)”,本段中“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一句可證;上段說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學習官職名稱、禮、樂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統(tǒng)”之內(nèi);第二段說“彼童子之師……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顯地表示出這個意思。至于說“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則是僅就從師風尚而言,所以下文用“術(shù)業(yè)有專攻”來照應,這不過是附帶論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確上述認識后回答上節(jié)課留下的作業(yè) 題: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開頭?

  答案要點:這段話中“不拘于時”和“能行古道”二語是點睛之筆,放在開頭,讀者不明所指,倒顯得無足輕重,不如卒章顯志為好。

  3.連貫背誦第3、4段。

  四、總結(jié)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 方式: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tǒng),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tǒng)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tǒng)。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guān)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文中說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自任的,通過培養(yǎng)“后學”,擴大古文的影響。)

  小結(jié):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jīng)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tǒng),韓愈既以儒家道統(tǒng)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3)要恢復儒家道統(tǒng),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寫作方法。

  (1)從全篇看,用的是“立”與“破”相結(jié)合的寫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進行步驟:先列出第1、2、3段的論述方式,然后歸納出上述寫法。

  第1段:由教師職責推論出擇師標準。 (立)

  第2段:分層論述師道不傳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無常師”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 (立)

  歸納后再提問: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樣的關(guān)系?(發(fā)展的關(guān)系)

  (2)從第2段看,用的是對比論述的方法。

  這個部分的內(nèi)容,在誦讀中已經(jīng)涉及,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課文練習第二題(即填空題),要求答得簡要;對表中某些繁瑣項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幾點:

 、俦径沃饕惺看蠓螂A層“恥學于師”的壞風氣,指出門第觀念是這種壞風氣的根源,這是全文分論點之一,從反面論證以“道”為師、“從師而問”的正確性。

  ②“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的對比,正是為了提出這個分論點。“眾人”,主要指士大夫階層。

 、蹫樽“擇師而教之”與其身“恥師”的對比,是用一般現(xiàn)象來證明上述分論點,也說明了“恥師”的內(nèi)涵,即不愿“聞道”,不想“解惑”。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將內(nèi)容深化一層,更有力地證明了上述分論點,因為這里指出了“恥學于師”的壞風氣來源于門第觀念。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