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備考42個高頻考點匯總(二)
2019-01-25 17:55:26三好網(wǎng)
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高頻考點26】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實質
(1)特點:
、傺诺涿裰髡尉哂腥嗣裰鳈唷⑤喎魏头芍辽系奶攸c。
②它是一種原始的小國寡民的產物,直接民主,范圍狹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
(2)實質: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的極少數(shù)人的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移民和婦女根本沒有公民權和政治權利。
【高頻考點27】 羅馬法的演變、內容及特點
(1)羅馬法經歷了《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變歷程。
、佟妒~表法》的頒布,是羅馬成文法的起點,標志著羅馬公民法的誕生。
②公民法主要是調整羅馬公民之間關系的法律,適用于羅馬公民,其內容主要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習慣法等。
、廴f民法是指羅馬帝國范圍內的 國際法,適用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內容是調整財產關系,規(guī)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等。
(2)特點:
、倭_馬法律的歷史悠久以及羅馬的不斷擴張,促使羅馬法律內容豐富、體系完備,又有鮮明的階段性。
、诹_馬法倡導平等、正義,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則。
③其 核心內容是調整財產關系,規(guī)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④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滲透自然法的思想。
(3)實質:維護羅馬統(tǒng)治者利益,保護奴隸以外的自由民權利的奴隸制法律體系。
【高頻考點28】 英國光榮革命與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2)在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首相通過國王形式上的任命可以組閣,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議會監(jiān)督內閣;國王是國家元首,但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起著維系英聯(lián)邦的紐帶作用。
【高頻考點29】 美國1787年憲法的原則及作用
美國的1787年憲法,貫徹了三權分立的原則,確立了主權在民原則、中央集權原則以及聯(lián)邦與州分權原則,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政治制度。
(1)實行立法、行 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則。
(2)民主原則:總統(tǒng)和議會議員都由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
(3)中央集權原則: “聯(lián)邦與州分權”的聯(lián)邦制原則主要表現(xiàn)為美國國家結構實行聯(lián)邦制、中央集權原則,聯(lián)邦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原則。
【高頻考點30】 法、德代議制的確立過程、特點
(1)法國:
①1789年法國大革命,最終推翻了君主制;1875年,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
、谔攸c:共和派與保守派長期反復斗爭,歷程曲折漫長。
(2)德意志:
、龠^程:1871年德意志通過王朝戰(zhàn)爭完成了統(tǒng)一;《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確立起君主立憲制政體。
、谔攸c:德意志是名義上的君主立憲 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權和軍隊,擁有廣泛的權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擔任聯(lián)邦議會議長,但只對皇帝負責;德意志帝國議會是立法機構, 但無實權,法律須經皇帝批準;立憲為虛,專制為實,具有濃厚封建專制、軍國主義色彩。
【高頻考點31】 巴黎公社的特點及經驗教訓
(1)特點:
、僭陔A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下無產階級發(fā)動的一次突發(fā)性的城市武裝起義。
②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經驗教訓:
、贌o產階級必須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機器。
、跓o產階級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和鞏固革命成果,必須建立鞏固的工農聯(lián)盟。
、劭茖W理論的指導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勝利的根本保證。
【高頻考點32】 “冷戰(zhàn)”局面下兩極格局的對峙
(1) “冷戰(zhàn)”的含義:是指二戰(zhàn)后美蘇雙方為首的東西兩大陣營之間除直接軍事對抗以外的一切敵對行為。“冷戰(zhàn)”主要表現(xiàn)為美蘇對峙,全方位的對抗。
(2)特點:
①在兩極格局中,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其內部雖然有著矛盾和分歧,但最終仍要服從美蘇戰(zhàn)略利益的大局。
②在兩極格局中,美蘇兩個超 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
、勖捞K冷戰(zhàn)是斗爭的主要方式,具體表現(xiàn)為政治上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tài)上對立和經濟上的割 據(jù)。兩極格局的對峙是國際關系的基本特征。兩極格局實質是美蘇兩分天下,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
【高頻考點33】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
(1)多極化趨勢主要包括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趨勢,歐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態(tài)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
(2)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結束,兩極格局解體后世界多種力量重新組合,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點是“一超多強”,多極化的趨勢進一步發(fā)展。
五、世界的經濟文明
【高頻考點34】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影響
(1)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僖“商業(yè)革命”、“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引發(fā)了歐洲國家開始殖民擴張,掠奪的財富加快 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xiàn)。
、谡畏矫妫菏紫纫鹆穗A級關系的變化,新興的商業(yè)資產階級開始崛起,傳統(tǒng)的貴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鬯枷胛幕矫妫簞訐u了教會的權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沖突和融合。
(2)西歐殖民擴張的影響:
、賹κ澜缡袌龆裕褐趁駭U張與掠奪是資本 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趯W洲殖民國家而言: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的 發(fā)展,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蹖χ趁竦囟裕捍偈箒喎抢瓏揖砣胭Y本主義世界市場,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 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的發(fā)展和進步。
、軐H關系而言:由于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爭霸戰(zhàn)爭的發(fā)生。
【高頻考點35】 兩次工業(yè)革命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使國際貿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個廣闊的世界市場。
(2)資產階級在全世界拓展市場,搶占原材料,使世界貿易范圍規(guī)模迅速擴大。
(3)交通運輸條件和通訊手段的改變,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紀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高頻考點36】 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核心內容是余糧收集制,是用軍事、行政手段控制社會經濟,排斥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實質是試圖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2)新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是糧食稅,是以經濟手段為主,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在一定限度內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商品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實質是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是列寧對在小農占優(yōu)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一步探索的結果。
【高頻考點37】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點及影響
(1)形成:斯大林時期,通過工業(yè)化、農業(yè)集體化等措施,1936年蘇聯(lián)新憲法的頒布,標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2)特點:
、偎兄菩问剑簡我坏墓兄。
、诠芾眢w制: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壅{節(jié)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影響:這種模式在戰(zhàn)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較短時間內使蘇聯(lián)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國民經濟獲得較大發(fā)展;這種模 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日益嚴重地阻礙了蘇聯(lián)國民經濟和其他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日后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經濟和政治發(fā)展埋下了隱患,成為后來蘇聯(lián)、東歐 劇變的歷史根源。
【高頻考點38】 羅斯福新政與福利國家
(1)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傩碌睦碚摵驼撸簞P恩斯主義, 實行國家干預經濟。
②新的特點:具有干預經濟、關注民生、協(xié)調發(fā)展等特點,其最大特點是國家全面干預經濟,但沒有放棄自由競爭運行機制。
、坌碌哪J剑洪_創(chuàng) 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二戰(zhàn)后被其他國家所繼承和借鑒。
、苄碌钠瘘c:新政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資本主義 制度繼續(xù)發(fā)展的新起點。
(2)認識資本主義國家的“福利制度”:
、儆欣诟纳坪吞岣咂胀ㄈ罕姷纳睿徍土松鐣,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 故被稱為“社會減震器”。同時它又有利于擴大消費市場,緩和供求矛盾。
、诟@贫仁菈艛噘Y本家為緩和國內矛盾、挽救資本主義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種代價, 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國家“按資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徹底消滅貧困和兩極分化,不能同社會主義相提并論。
、鄹@麌抑贫葞韲邑斦某林刎摀步档土巳 們的工作積極性。
【高頻考點39】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背景、特征
(1)背景:二戰(zhàn)后西歐普遍衰落,美國經濟實力增強,成為世界唯一的經濟強國。
(2)其內容特點:
、匐p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谝还潭ǎ簢H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
【高頻考點40】 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組織和經濟全球化
(1)當今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組織主要有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qū)。
、贇W盟是由發(fā)達國家組成的;合作程度最高,經濟一體化向經濟政治一體化過渡。
、诒泵雷杂少Q易區(qū)是第一個由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體現(xiàn)了南北合作,由大國主導。
、蹃喬浐辖M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區(qū)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范圍最廣、規(guī)模最大;各國差異最大;松散性、開放性,合作程度較低。
(2)經濟全球化:
、俳洕蚧霈F(xiàn)的原因主要是科技發(fā)展的推動;交通和通訊手段進步,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局勢相對穩(wěn)定。
、诮洕蚧闹饕憩F(xiàn)是資本在全球的流動,實質是發(fā)達國家新一輪資本的全球擴張。
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高頻考點41】 人文精神的起源、興起、發(fā)展歷程及特點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經歷了起源(智者運動)——形成(文藝復興)——發(fā)展 (宗教改革)——高峰(啟蒙運動)的歷程。不同時期人文主義的內涵具體各不相同。
(1)古希臘人文主義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2)文藝復興肯定人和 人性,強調人的價值。
(3)宗教改革否定羅馬教皇的權力,提倡個人宗教信仰的自由,發(fā)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4)啟蒙運動以理性主義的旗幟,反對專制和迷 信;提倡科學、自由、平等,反對特權等。
【高頻考點42】 牛頓力學體系、相對論、量子論和達爾文進化論
(1)牛頓經典力學體系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為18世紀的工業(yè)革命及其以后的機器生產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2)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是對生物學的一次偉大綜合,有力地挑戰(zhàn)了神創(chuàng)論,極大地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對處于危亡的國家思想界也產生巨大震動,對整個世界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3)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缺 陷,掀起了物理學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