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過秦論原文一對一翻譯(4)
2018-09-18 15:02:18高三網(wǎng)文章作者:葉丹
【因】
A名詞
無因而至前也(原因《獄中上梁王書》鄒陽)
B動詞
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沿襲《漢書?循吏傳》)
C介詞
不如因善遇之(趁機,本課)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憑借《廉頗藺相如列傳》)
如因榮木變?yōu)榭菽?由,從《神滅論》范縝)
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由于《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D副詞
秦軍解,因大破之(于是,就《史記?高祖本紀》)
E連詞
相如因持璧卻立(于是《廉頗藺相如列傳》)
4.詞類活用
A名詞用作動詞
籍吏民(造產(chǎn)籍冊或登記)
范增數(shù)目項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用刀割刺)
道芷陽間行(取道)
B名詞用狀語
于是項伯復夜去(連夜)
吾得兄事之(象對待兄長那樣)
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樣)
頭發(fā)上指(向上)
C動詞使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
從百余騎(使……跟從)
D形容詞用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5.古今異義
沛公居山東時(山東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指山東省)
約為婚姻(婚姻 古義:由婚姻關系而形成的親戚 今義:由結(jié)婚而形成的夫妻關系)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 古義:不同一般的事 今義:副詞,很、非常)
【句式解析】
1.判斷句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亞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此亡秦之續(xù)耳。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因果判斷
所以遣將守頭者,備他盜之出入非常也。
3.倒裝句
具告以事(介詞結(jié)構后置)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介詞結(jié)構后置)
得復見將軍于此(介詞結(jié)構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問代詞作賓詞前置)
大王來何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4.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示)
5.省略句
為擊破沛公軍(省介詞賓語“之”)
加彘肩上(省略狀語“于盾”)
6.習慣句式(凝固結(jié)構)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即……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所”。
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比較……哪一個……”)
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么……呢”,“為”是語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