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委詳解“新高考”
2017-12-18 13:45:27城市快報
作為全國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本市今年正式啟動高考招生改革試點工作。走班教學模式、學生生涯規(guī)劃教育、大學報考指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教師評價等給各高中帶來了挑戰(zhàn)和機遇。對于廣大家長和學生關心的“新高考”,市教委主任王璟表示,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目標主要是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促進教育公平、提高選拔水平,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問題。記者程婷
新高考:主要有三大變化
取消文理分科:從今年秋季入學的新一屆高一年級開始,取消文理分科。2020年將實施“3+3”高考新方案,統(tǒng)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中任選3門。
英語一年兩考:在原有高考英語聽力兩次考試基礎上,實行筆試兩次考試,取筆試和聽力各兩次考試中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合并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從今年高考開始,在錄取批次中合并本科一批的A、B兩類院校,統(tǒng)一為本科一批,并將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進行招生。增設藝術類專業(yè)市級統(tǒng)考,在部分美術類專業(yè)招生中試行平行志愿。
新課改:從四個方面入手
從今年開始,積極推進與高考改革相適應的高中課程改革,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先后出臺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的指導意見、高中學校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高中學生“選課與走班”的指導意見、高中學生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為高中課改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開展專項培訓。對全市所有高中校長、教育局長、教研室主任進行通識培訓,對各學科骨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對所有高中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為課改做好師資準備。三是推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開發(fā)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制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管理制度和指導手冊,為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創(chuàng)造了條件。四是進行試點推動。在全市推廣耀華中學、第二十五中學、第二南開學校等校在選課走班、導師制、學生發(fā)展指導、綜合素質評價及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經驗成果,起到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選課走班:需家長學生配合
選課走班是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一大突出特點,也是大家關注比較多的熱點。王璟表示,實行選課走班,需要學生、家長、學校老師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學生要有清醒的自我認識,清楚自己的個性、興趣愛好和發(fā)展?jié)撡|,自主選擇感興趣、適合自己的課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愛好,幫助孩子作出符合自身實際的課程選擇。學校將專門開設生涯指導課程和學業(yè)指導課程,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學生學涯規(guī)劃教育,指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潛質,做好生涯規(guī)劃,選好課程。
市教委研究出臺了選課走班指導意見,并在部分高中進行了改革試點。比如,第二南開學校新高一年級,今年就開設了生涯指導課程和學業(yè)指導課程,試行走班制教學。明年,該校將正式實施選課走班,語、數、外三門課程進行統(tǒng)一的行政班教學,其他6門課程學生可自主選擇其中3門作為高考計分科目,教師將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教學。
明年,市教委將積極推廣第二南開學校、天津二中等學校的試點經驗。同時,全面落實高中課程設置、課程建設、選課走班、學生發(fā)展等相關配套政策,以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實施高中學科特色課程建設項目,推進特色高中、品牌高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普職融通實驗探索。用好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管理平臺,開展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確保高考改革和高中課程改革穩(wěn)步有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