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卷人最煩這15種高考作文,誰寫誰死!
2017-01-11 15:15:27語文周報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高考北京卷語文科目評卷負責人漆永祥教授說:
這15種“高考體”是高考閱卷人的“死穴”,誰寫誰死!
十五種“要命”的高考體
“高考體”狹義是針對高考作文的文風與弊端而言,廣義指高考的各種命題類型與答題方式,其特點是無論從命題形式還是答案內(nèi)容,都顯現(xiàn)出標準化、模塊化、套路化的特征,鐵板一塊,毫無生氣。
“高考體”作文的不良文風與弊習種種,從寫作方式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15個小類:
賭咒發(fā)誓體:全文充斥“一定”“必須”這樣的句子以表決心顯勇氣;
空言泛語體:無論寫什么人什么事,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實則空泛的廢話,即使套在王安石、文天祥身上都適用;
小資美文體:用抒情的語調、無病呻吟的口吻來描述與議論;
爹死娘病體: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慘故事,目前較少;
故事拼湊體:事先準備四五個勵志故事,無論什么題目,都用這幾個故事編織成文,此類較多;
四平八穩(wěn)體:一味求穩(wěn)、“40分萬歲”的作文;
龍頭鳳尾體:開頭有“氣勢”,結尾要“升華”,中間卻是段豬腹;
排山倒海體:用漂亮整齊的排比句貫串全文;
亮點閃光體:過分追求文章中有亮點,以引起閱卷者注意;
副題題記體:作文正題之下尚有副題,開篇再用魯迅、莎士比亞等人的名句為題記,中間再用小字標題,將一篇文章割得四分五裂,近幾年最為流行;
生僻艱澀體:故意用生僻字詞與艱澀的語句,顯擺自己的與眾不同,結果往往錯別字滿紙;
此外,還有大家熟悉的時空穿越體、文白夾雜體、天書地咒體、符號圖畫體等。
這些體式并不是不能寫,而是一旦程式化、模版化,就會僵硬而且毫無生趣可言。
“高考體”泛濫六大主因
社會風氣影響,考生不說真話;過于講求作文技巧,不重語文素養(yǎng)與基礎;不講審題立意,湊字成篇;高考壓力太大,過度求穩(wěn),40分萬歲;無生活體驗,無真實情感;媒體煽風點火,過度渲染。
“寫‘高考體’作文的考生進入大學往往會表現(xiàn)出高分低能的特點,思維與學習方式容易停留在死記硬背與抄寫成文的水平階段,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要的是有思維能力的學生,不要死記硬背的‘機器人’。”漆永祥表示,課改后流行一種作文教學法,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但有人錯誤地理解為寫作文不必拘泥于審題,無論什么題目都可以信馬由韁地發(fā)揮——這種觀點極其謬誤。
高考作文出題,首先在技術上的考量是防止考生宿構,避免考生在考場上默寫作文;同時考查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所以,如果拋開題目、材料與話題自由寫作,高考作文不可能得高分。
高考作文取勝六大關鍵
高考作文雖然不是當代最好的文學作品,但至少要反映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是當代中學生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這是對高考作文的最低底線。我們提倡用真誠、真心、真情和樸素雅潔的語言,來描寫身邊的人和事,這就是好作品。
寫出好作文有六個關鍵點:
一是無論寫什么題目與內(nèi)容,要說實話、說真心話、杜絕虛假;
二是要有感而發(fā),寫真實的事情,寫自己的體驗與感受,不是杜撰遙遠古老的“故事”;
三是一定要切合題意,不能離題萬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一定要在審題立意上“擊中十環(huán)”;
四是盡可能寫自己的日常見聞與身邊故事,不是默寫宿構的成文;
五是作文寫作講究“法”,但純粹用所謂技巧則可能過猶不及,寫作技巧訓練到一定程度就足夠了,太多技巧反而讓文字失去靈魂,這時考生最需要做的就是多閱讀、多積累,善于觀察才能寫出真實感人的細節(jié);
六是辭藻不一定非要華美,不一定非要排比句、講“高深”的大道理。“微能見著,小能見大”。動不動就上升到國際、民族層面,或者無肝無肺地贊美、貶損時代,或云霧繚繞不見真身,都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提高語文素養(yǎng)需要長時間積累,在思考力、觀察力、判斷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學生需要摸索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漆永祥教授說,寫一手好作文與個人語文素養(yǎng)和修為、與語文基礎知識儲備是否充足、對所學知識能否真正理解與靈活應用有關,也與寫作者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歷、與對生活與社會是否有觀察和識見能力、與是否熱愛生活熱愛父母師友等有關,同時也與一個人的性情愛好與寫作方式有關。
語文答卷七宜七忌
忌潦草涂抹,宜卷面整潔;
忌滿篇錯字,宜減少杜絕;
忌打開天窗,宜設法補漏;
忌越多越好,宜適中穩(wěn)妥;
忌下筆求情,宜實力服人;
忌僥幸心理,宜心態(tài)端正;
忌錯誤估分,宜理智估算。
寫作是一個分析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鉆進材料,挖空心思想如果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該怎么去處理這個問題,“下海游泳,才會知道水溫水涼”,感同身受才會有不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