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教育:正確認識早戀
2011-09-13 15:16:49教育點評網
發(fā)展心理學認為:高中生在青年初期進一步意識到兩性差異,對異性好奇心增強,日益希望與異性接觸,同異性交往?释、喜歡與異性同學往來,這是青春期學生的性心理發(fā)展的必然。但這只是從人的自然屬性上分析,屬于人的一種生物性本能反應。然而,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就在于人的本質屬性--社會性。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在其社會化過程中會不斷地用社會規(guī)范、倫理道德、紀律守則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監(jiān)管自己,使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要求,得到社會的承認。故,異性交往問題就不能是僅憑一時情感沖動的行為,而要蒙上一層社會性的面紗加以規(guī)范。早戀的提出就是根據個體生活的自立程度和與法定最低結婚年齡的相差程度作為標準來衡量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凡中學生的"戀愛"都屬于早戀。
一、早戀的產生
隨著中學生機體的發(fā)育,性器官進一步成熟,性的意識也隨之發(fā)展。起初他們對異性的"愛慕"常常是廣泛的,幾乎是針對所有同齡異性。男孩子表現為主動找女生說話,喜歡在她們面前顯露自己的才能,以博得女性的青睞;女孩子則注重自己的外表修飾,主動幫助異性或要求異性的幫助,有時會矯揉造作,甚至假意回避,而更多的則是默默注意異性的舉止、言行。
伴著男女間的彼此接觸和青春期性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他們對異性的愛慕逐漸趨于專一化,由原來泛泛地對異性的好感,漸漸發(fā)展成為對某個具體異性的追求。男性大多以漂亮的女孩子為追求的目標;女生多以勇敢、堅強、有才華的男生為對象。一旦選中就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他們會尋找各種時機將感情的信息傳遞給對方,或含情脈脈、或大膽傾訴、或鴻雁傳情,甚至故意給對方造成難堪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雙方彼此愛慕已久,那么,一定條件之下,早戀就開始了。
二、友誼與愛情的界限
出現早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事人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這個問題,有的是死活不承認自己在談戀愛,振振有辭地認為事實上已經存在的關系是正常的交往,是一種正當的異性友情?磥,在雙方感情發(fā)展初期,當務之急就是要理清異性友誼與愛情的界限。
正如前面所說的,青春期學生對異性充滿好感,渴望與之接近,并試圖與異性同學建立比較好的關系,這是正當的。真摯的友誼是一面鏡子,男女同學可以從中認識自己,認識對方,認識世界和生活。正常的異性友誼可以幫助對方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榮辱觀;純潔的異性友誼可以使男女同學凈化思想、陶冶情操;高尚的異性友誼能使一顆失落的心重新然起希望的火,使單調、枯燥的校園生活充滿情趣和歡樂。
友誼區(qū)別與一般同學關系的情感,具有選擇性;"愛情"是異性友誼的深化和升華,具有鮮明的選擇性及溫情的忠貞的特征。1.愛情雙方表現為對象的唯一性,交往的排他性。即戀愛雙方關于對象選擇上"旗幟鮮明",就是針對某一個人,而且兩個人相對封閉,不愛與更多的人再有交往,更不愿意讓他人涉足兩個人的世界,堅決排斥第三者插足。而正常的異性友誼在對象選取上是廣泛的、多方向發(fā)展的,交往雙方很少有意識地去考慮對方是異性,甚至有時淡化性別差異。2.愛情是隱蔽的、秘密的,尤其是早戀階段。然而異性友誼則是公開的、大方的、集體的,他們的行為很少是偷偷摸摸地進行,為大多數人所熟知。3.態(tài)度上,異性友誼明朗、處事泰然,沒有過多的非份之想;戀愛者則表現為纏綿、難舍難分,在一起時常恨時鐘走得快。
三、戀情,請你走的遠一些吧
上述三點可作為異性友誼與所謂愛情的界限。如果發(fā)現自身有了早戀的苗頭,勸當事同學盡早回頭,擺脫感情的糾葛,使自己一身輕松,還學習一片明凈的天空,把這段美好的感情深埋心底,化解為巨大的學習動力,使自己首先在學業(yè)方面有所成就。面對師長的勸戒,可以想一想:如果早戀真的能夠促進學習,那么,所有的家長、老師都會鼓勵你去談戀愛,甚至還會開辦早戀輔導班。正是因為它導致時間虛度,感情隨意性付出,學業(yè)的荒廢,所以早戀是不被社會接納的。
有同學認為:既然追求異性是本性使然,反對搞戀愛不是壓抑我們的人權嗎?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最基本的人權是什么?生存權,生存權才是最基本的人權。如果學校放縱學生談情說愛,到頭來影響學業(yè),阻礙了升學,耽誤了前程,導致到社會上不能獲取很好的謀生資本,那才是真正的壓抑人權。
最后,奉勸那些自以為不是在談戀愛而事實存在的同學,這里有一個簡單的檢驗方法:當發(fā)現和自己交往的那個女生或男生,再有別的男生或女生與之交往、接近時,自己內心會產生一種不悅、敵意、酸溜溜的感覺;當她或他被你的同性別的同學叫走,直到她或他回來這一段時間,你無法再學習下去,老是擔心、猜疑。如果具備上述之一的話,就請你還是盡早回頭吧!因為你已經涉身于早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