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7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10-21 15:03:42
、谌攵熠。
“徐趨”與“疾趨”相對。據(jù)古書記載,古代行禮時的步伐有“疾趨”和“徐趨”兩種,當行禮人“執(zhí)龜玉”和“與尸行”時用“徐趨”,其特點是步子小,腳跟不抬起來。一般情況下,包括臣見君,用“疾趨”,其特點是步子較大,腳跟離地。觸龍見趙太后應“疾趨”,但因為他腳有毛病,只能按“徐趨”的步子走,用前傾快步走的姿勢,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徐”與“趨”兩個互相矛盾的詞放在一起,活畫出一位老者想表示恭敬小步快走卻走不動的老態(tài),以動作示其足痛,為下文閑談,乃至提出為子謀職做了鋪墊。趙太后看到觸龍這模樣,感情上會有什么變化?
太后獨白:幾天不見,這老觸龍咋變成這樣了?也難為他了。且看他怎樣說吧。
、厶笾越。
何以一番閑聊會使太君怒氣稍平?原來太后也有一肚子委屈,新近喪夫,新君年少;眾大臣不體察太后做為一個女人和一個母親的心情,只把她當成一國之后,強逼她交出愛子為質,無怪太后惱怒得要“唾其面”。而觸龍卻絕口不提太子的事,反而對太后噓寒問暖。這如盛夏中吹來一般涼風,給盛怒的太后一絲清涼的慰藉。太后獨白:到底是老臣,能理解我,知道關心我的身體。
、芴笮υ唬“婦人異甚。”
盛怒之下的太后此刻怎么會笑起來呢?一是太后明白了觸龍的來意原來是為其幼子謀一衛(wèi)士之職,放松了警惕;二是觸龍一大老爺們竟也懂疼愛幼子,簡直與自己是志同道合了,難得遇上了知音。這一笑是寬慰的笑,是被人理解了的笑。
、莩制漉酁橹
課本注釋為“握著她的腳后跟為她哭泣”,這樣解釋與情理相悖。哪有母親送女兒時握著她的腳后跟不讓她走的?實際上,“持”的意思是“止”,“持其踵”,即“使其踵止”,意為不想離開她。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這樣注釋:“持,制止意。踵,腳后跟。人舉足則兩踵接跡而前。持其踵,就是說母親拉著女兒,女兒不能舉步。這是古人的形象語言。”
、尢笤唬“然。”
一個“然”字,表面上是趙太后同意觸龍對自己對待女兒種種做法的理解;實際上,太后已經(jīng)悟到自己不讓長安君為人質是短識的。太后在說“然”的時候,應是恍然若有所悟的樣子。
、咛笤唬“諾。……”
一個“諾”字,道出趙太后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觸龍的勸告,痛痛快快地答應了讓長安君做人質。
探究活動
??本文的話題是談為人父母者應該如何愛孩子的。讓學生查找關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書閱讀,多收集一些父母教育孩子成功或不成功的事例,提出些觀點,用一節(jié)課時間開個關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辯論會。最后再結合自身事例寫一篇文章,要談自己的觀點。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