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論述題如何論證-近現代探索
2024-04-27 16:08:37網絡轉載
21.觀點: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獨立和富強,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
論證1: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發(fā)起了“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和民用企業(yè),籌劃了新式海軍,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論證2:1895—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了變法維新運動,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頒布一系列改革新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論證3:1911年,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終結,其后建立起中華民國,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結論:面對外來入侵和民族危亡,中國人民一直在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因此,我們要繼續(xù)堅持改革,不斷適應時代發(fā)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2.觀點: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不斷奮起反抗,民族意識覺醒。
論證1: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反割臺斗爭中,臺灣人民奮起反抗,誓死不當亡國奴。
論證2:抗日戰(zhàn)爭中,面對日寇侵略,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全民族抗戰(zhàn)最終使我國打退日本法西斯侵略?谷諔(zhàn)爭是我國近代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結論:近代歷史不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爭史,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3.觀點: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具有國內、國際雙重意義。(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意義是巨大的。)
論證1: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再到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國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均以失敗告終,不平等條約使近代中國主權一步步喪失。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抗日戰(zhàn)爭勝利。這是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
論證2:中國在亞洲極大地牽制了大量的日軍,避免了蘇聯兩線作戰(zhàn),壯大了反法西斯力量。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結論:綜上所述,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意義都是巨大的。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堅持和平崛起的道路,警惕戰(zhàn)爭威脅。
24.觀點: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與失誤并存(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前行)。
論證1:全面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開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艱苦奮斗,工業(yè)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項目。如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武漢長江大橋等。全國各條戰(zhàn)線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論證2:在探索中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左傾錯誤,導致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fā)生嚴重困難。隨后又出現了更嚴重的失誤——“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結論: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很短,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彎路,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yè),世界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過程中前進。
25.論點:中國的革命道路是中國歷史選擇的結果。(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或革命道路的選擇只有結合國情才能取得勝利;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到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
論證1:近代中國,面臨列強入侵,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社會各個階層都開始了探索救國救亡的道路,地主階級學習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學習西方制度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論證2: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的革命道路,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通過土地革命、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
結論:綜上所述,由于諸多原因,近代中國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都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只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才能實現民族獨立,才能救中國。我們今天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勇于探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26.觀點: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
論證1: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以后,共產黨人紛紛開始了中國革命新道路、新途徑的探索。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利用并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對中國的過去及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結合井岡山的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不斷壯大等親身體會,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沿著這條道路,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論證2: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中國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結論: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方能有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必須與中國的具體國情和實踐需要相結合,才能發(fā)揮指導作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功實踐,不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而且使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27.論點: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出一條中國獨特的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論證1:南昌起義后中國共產黨照搬蘇俄經驗走城市包圍農村的路線,受到了重大挫折。后來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chuàng)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論證2: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充分借鑒了蘇聯的經驗,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前進。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開創(chuàng)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結論:國家發(fā)展政策的制定應該從本國的國情出發(fā),實事求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28、觀點: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
②新中國成立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歷史上的轉折點
、劢艹鋈宋锿苿託v史發(fā)展
論證: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已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中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中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我們應該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改革開放,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