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化學復習方法 > 高中化學必修1-2?贾R點匯總 1

高中化學必修1-2?贾R點匯總 1

2023-11-16 18:15:27網絡轉載


高考

  01

  高中化學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離

 、龠^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谡舭l(fā):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

  ③蒸餾: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芊忠海夯ゲ幌嗳艿囊后w混合物。

 、葺腿。豪没旌衔镏幸环N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2、粗鹽的提純

 。1)粗鹽的成分:主要是NaCl,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雜質

 。2)步驟:

  ①將粗鹽溶解后過濾;

  ②在過濾后得到粗鹽溶液中加過量試劑BaCl2(除SO42-)、Na2CO3(除Ca2+、過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過濾;

 、鄣玫綖V液加鹽酸(除過量的CO32-、OH-)調pH=7得到NaCl溶液;

 、苷舭l(fā)、結晶得到精鹽。

  【加試劑順序關鍵:Na2CO3在BaCl2之后;鹽酸放最后!

 。3)蒸餾裝置注意事項:

  ①加熱燒瓶要墊上石棉網;

 、跍囟扔嫷乃y球應位于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奂铀榇善哪康氖欠乐贡┓校

 、芾淠上驴谶M,上口出。

 。4)從碘水中提取碘的實驗時,選用萃取劑應符合原則:

 、俦惠腿〉奈镔|在萃取劑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大得多;

 、谳腿┡c原溶液溶劑互不相溶;

  ③萃取劑不能與被萃取的物質反應。

  3、離子的檢驗:

 、賁O42-:先加稀鹽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贑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檢驗)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

 、跜O32-:(用BaCl2溶液、稀鹽酸檢驗)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溶解,并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4、5個新的化學符號及關系

  圖片

  圖片

  5、分散系

 、俜稚⑾到M成:分散劑和分散質,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所處的狀態(tài),分散系可以有9種組合方式。

 、诋敺稚橐后w時,根據(jù)分散質粒子大小可以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

  圖片

  ①常見膠體:Fe(OH)3膠體、Al(OH)3膠體、血液、豆?jié){、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谀z體的特性: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區(qū)別膠體與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達爾效應。

  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粒子大小。

 、跢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xù)加熱至體系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得Fe(OH)3膠體。

  7、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匐娊赓|: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诜请娊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電解質。)

  8、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相關性質

 、匐娊赓|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谒、堿、鹽和水都是電解質(特殊:鹽酸(混合物)電解質溶液)。

 、勰軐щ姷奈镔|不一定是電解質。能導電的物質:電解質溶液、熔融的堿和鹽、金屬單質和石墨。

  電解質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固態(tài)電解質(如:NaCl晶體)不導電,液態(tài)酸(如:液態(tài)HCl)不導電。

  溶液能夠導電的原因: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

  電離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9、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生成沉淀、生成氣體、水。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寫、拆、刪、查)

 、賹懀簩懗稣_的化學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诓穑喊岩兹艿膹婋娊赓|(易容的鹽、強酸、強堿)寫成離子形式,這些物質拆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一律保留化學式。

 、蹌h:刪除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價態(tài)不變和存在形式不變的離子)。

 、懿椋簷z查書寫離子方程式等式兩邊是否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

  10、常見易溶的強電解質有:

 、偃髲娝幔℉2SO4、HCl、HNO3),

 、谒拇髲妷A[NaOH、KOH、Ba(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

  ③可溶性鹽

  11、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倏词欠穹戏磻聦(能不能發(fā)生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對不對)。

 、诳词欠窨刹。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

 、芸“=”“→”“↑”“↓”是否應用恰當。

  12、離子共存問題

 。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氣體:CO32-、HCO3-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離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HCO3-+OH-=H2O+CO32-

 。2)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贌o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離子:Cu2+、Fe3+、Fe2+、MnO4-(常見這四種有色離子)。

 、谧⒁馔诰蚰承╇[含離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H+,堿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OH-。

 、圩⒁忸}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13、氧化還原反應

 、傺趸原反應的本質:有電子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或偏移)。

 、谘趸原反應的特征:有元素化合價升降。

 、叟袛嘌趸原反應的依據(jù):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或有電子的轉移的化學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苎趸原反應相關概念: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失電子)→升(化合價升高)→氧(被氧化或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得電子)→降(化合價降低)→還(被還原或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注】一定要熟記以上內容,以便能正確判斷出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氧化劑、還原劑在反應物中找;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在生成物中找。

  圖片

  14、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15、如果使元素化合價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如果使元素化合價降低,即要使它被還原,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xiàn);

  16、鈉Na的特質

 、賳钨|鈉的物理性質:鈉質軟、銀白色、熔點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阝c的存在:以化合態(tài)存在。

 、垅c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蠟中。

 、茆c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結晶)→Na2CO3(風化),最終得到是一種白色粉末。

  一小塊鈉置露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銀白色的鈉很快變暗(生成Na2O),跟著變成白色固體(NaOH),然后在固體表面出現(xiàn)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終變成白色粉未(最終產物是Na2CO3)。

  17、鈉與O2反應

  常溫下:4Na+O2=2Na2O(新切開的鈉放在空氣中容易變暗)

  加熱時:2Na+O2==Na2O2(鈉先熔化后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Na2O2。)

  Na2O2中氧元素為-1價,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潛水艇的供氧劑,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

  18、鈉與H2O反應

  2Na+2H2O=2NaOH+H2↑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實驗現(xiàn)象:“浮——鈉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氫氣;響——反應劇烈;

  熔——鈉熔點低;紅——生成的NaOH遇酚酞變紅”。

  19、鈉與鹽溶液反應

  如鈉與CuSO4溶液反應,應該先是鈉與H2O反應生成NaOH與H2,再和CuSO4溶液反應,有關化學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總的方程式: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實驗現(xiàn)象:有藍色沉淀生成,有氣泡放出

  K、Ca、Na三種單質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堿再和鹽溶液反應

  20、鈉與酸反應:

  2Na+2HCl=2NaCl+H2↑(反應劇烈)

  離子方程式:2Na+2H+=2Na++H2↑

  21、鋁Al的特質

 、賳钨|鋁的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密度。▽佥p金屬)、硬度小、熔沸點低。

  ②單質鋁的化學性質

  22、鋁與O2反應:

  常溫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層金屬。加熱條件下鋁能與O2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

  23、常溫下Al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均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①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③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品。

  24、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鋁熱反應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

  25、鐵的特質

 。1)單質鐵的物理性質:

  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碳雜質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鐵與氧氣反應:

  3Fe+2O2===Fe3O4(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3)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濃硝酸鈍化。加熱能反應但無氫氣放出。

 。4)與鹽溶液反應:

  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5)與水蒸氣反應:

  3Fe+4H2O(g)==Fe3O4+4H2

  26、氧化物

  (1)Al2O3的性質:

  氧化鋁是一種白色難溶物,其熔點很高,可用來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鍋、耐火管、耐高溫的實驗儀器等。

  Al2O3是兩性氧化物: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2)鐵的氧化物的性質:

  FeO、Fe2O3都為堿性氧化物,能與強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FeO+2HCl=Fe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27、氫氧化物

 。1)氫氧化鋁Al(OH)3

 、貯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在常溫下它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贏l(OH)3受熱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規(guī)律:不溶性堿受熱均會分解)

 、跘l(OH)3的制備:實驗室用可溶性鋁鹽和氨水反應來制備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ˋl3++3NH3·H2O=Al(OH)3↓+3NH4+)

  因為強堿(如NaOH)易與Al(OH)3反應,所以實驗室不用強堿制備Al(OH)3,而用氨水。

 。2)鐵的氫氧化物:

  氫氧化亞鐵Fe(OH)2(白色)和氫氧化鐵Fe(OH)3(紅褐色)

  ①都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Fe(OH)3+3H+=Fe3++3H2O)

 、贔e(OH)2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現(xiàn)象:白色沉淀→灰綠色→紅褐色)

 、跢e(OH)3受熱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

 。3)氫氧化鈉NaOH:

  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易潮解,有強腐蝕性,具有堿的通性。

  28、鹽

  (1)鐵鹽(鐵為+3價)、亞鐵鹽(鐵為+2價)的性質:

  ①鐵鹽(鐵為+3價)具有氧化性,可以被還原劑(如鐵、銅等)還原成亞鐵鹽:

  2FeCl3+Fe=3FeCl2(2Fe3++Fe=3Fe2+)(價態(tài)歸中規(guī)律)

  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制印刷電路板的反應原理)

  ②亞鐵鹽(鐵為+2價)具有還原性,能被氧化劑(如氯氣、氧氣、硝酸等)氧化成鐵鹽: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

 、跢e3+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黃色;

  b.加入KSCN(硫氰化鉀)溶液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

 、蹻e2+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淺綠色;

  b.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變色,再加入氯水,溶液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沉淀,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

 。2)鈉鹽:Na2CO3與NaHCO3的性質比較

[標簽:匯總 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知識點 化學知識點]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