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學年高三年級地理學科組復習備考方案
2022-03-24 10:50:51高考網(wǎng)整理
一、教學目標:
上學期工作主要是一輪復習,一輪復習的目標是對知識的掌握要達到全面、準確、規(guī)范、熟練的程度。近期目標:期中考試爭取全市期中各項數(shù)據(jù)比高二期末取得較大進步,達到學校平均水平,爭取進入市內(nèi)同學科前六。一本單科上線達到65人,單科進線率達到45%,卓越班達到39人,實驗班達到10人,復習班達到6人。
二、指導思想:
以考試大綱為依據(jù),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回歸教材,落實“雙基”,注重知識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對地理主干知識的完善和鞏固及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研讀教材,尋找新意。地理第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的關鍵時期,第一輪復習是否到位,是否扎實,將直接決定高考成績的好壞。教材是高考命題的源地,因此在一輪復習備考中,我們必須回歸課本,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仔細精讀,領悟編者意圖,提煉知識的深意。具體做法就是給足時間讀教材,整合各種版本教材內(nèi)容,處理好活動思考題,幫助和引導學生構建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深度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和精髓。
三、主要措施:
。ㄒ唬┳⒅刈x背,夯實基礎
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瘦身知識體系,突出重點,深化記憶。怎樣讓讀背材料的效率最大化,堅持,落實是關鍵。十分鐘課前讀背默寫,堅持落實,常抓不懈,形成習慣,結合進度,落實不同內(nèi)容,最終達到全部掌握。
1. 每堂上課前必先出示這節(jié)課要落實的讀背內(nèi)容,讓學生做到天天背,堂堂默。
2. 每堂課前,課間都要找相應的學生背默上一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做到天天清。
3. 有些內(nèi)容背默的時候必須要讓學生用做過的試題例證,做到現(xiàn)背現(xiàn)用。
4.定期舉行一些背書比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背書技巧。只有讓學生做到天天背,天天用,地理一些零散的知識才能熟記于心,高考才能游刃有余。
(二)改革課堂,追求高效
我們課程組教研主題之一就是:擺脫傳統(tǒng)的死氣沉沉的灌輸?shù)睦下纷樱氡M千方百計實施課改,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上課,主動學習,實現(xiàn)高效課堂。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走上講臺。高三習題講評課較多,因此一些重要題目的講解,事先布置給一些學生,讓這些學生當一次老師,進行角色互換。首先他們會很重視,也會精心備課,備課過程就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過程。其他同學也會聽得興趣盎然。講解的同學滿足了自我表現(xiàn)欲,會獲得很強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興趣;重要的地理原理圖也應最大限度得讓學生到黑板上來畫,比如熱力環(huán)流、大氣的受熱過程、氣壓帶風帶的分布以及洋流分布規(guī)律等,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畫圖能力,保證了應考的要求,又提升了課堂的活力。
。2)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敢“動”和會“動”。以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審視一輪復習,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能力水平,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巧妙提出問題,將地理知識、地理概念和原理運用于生活問題解決當中,變單向、灌輸?shù)慕虒W為多向、探究的問題解決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地理思維能力。
。3)抓基礎,理主干,重材料,強落實,構建完整的地理學科知識體系。
平時做題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面對材料沒有思路,沒有章法,主要原因就是基礎薄弱,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yǎng),這些基礎的復習必須以教材為載體,將考綱的要求通過教材體現(xiàn)出來.通過強化教材的復習,使學生把知識真正轉變?yōu)樽约旱臇|西。同時進行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引導學生構建體系。材料的解讀是高考取得成績的關鍵,所以要給學生樹立強烈的“材料意識”,試卷中“無圖不成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從地理圖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材料設置問題,培養(yǎng)學生從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實就是課堂的生命線,講練結合是我們學校大力提倡的,每一個知識點在學生理解后馬上呈現(xiàn)相關的典型題目,讓學生體味知識點在材料中是如何考查的,趁熱打鐵,印象深刻,效果最佳。總之,“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行”是高三一輪復習課堂的理念。
(三)重視試題,提高能力
。1)精選試題。試題的質(zhì)量非常重要,命題的導向就相當于司機手里的方向盤。我們一定要選擇最接近高考思想的試題,能夠考查學生能力的試題。要想選出好題,老師就要多做題。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老師就要跳進題海。
(2)定時訓練。題量的控制很重要,要讓學生在一節(jié)自習課的時間里做完感覺是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讓學生有壓迫感,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平時就是在考試,“平?荚嚫呖蓟呖疾拍芷匠;”。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批。當然批閱試卷是一件很費時的事情,時間允許,可以全批,時間很緊,可以抽批?傊欢ㄔ谥v評之前充分了解學情,出錯多的重點講。
。3)變式訓練。所謂變式訓練,就是針對學生的易錯點,找出考查這一知識點的“同點異材”的題。再讓學生回扣,徹底把問題消滅掉。當然找出這樣的題也很耗時間,老師們要逐漸培養(yǎng)改造試題的能力,改改材料情境或是變換一下選項的內(nèi)容或設問的方式,都是不錯的開始。
。4)“題桶戰(zhàn)術”。何為“題桶戰(zhàn)術”?就是題要做適量,但每天需堅持。我們的做法就是每天做《五三》的10個高考選擇題,每周問兩次問題。就像每天要提桶水,但又不需要太多,因此我們把其稱為“題桶戰(zhàn)術”。我們做題就是要總結反思知識點是如何考查的,把一道題的價值通過學生自身的反思總結成分挖掘出來,讓學生善于歸類,“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才是我們的目的。通過由點到面,查漏補缺,做到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準確理解。讓學生必須寫出錯題分析,做一道是一道,實實在在掌握。
。5)當面批閱。對于成績薄弱的學生,面批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當面批閱可以滲透很多內(nèi)容,比單純的談話扎實有效得多。學生會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一目了然,自然會回到自己當初做題的思維狀態(tài),同時會讓學生有一種被關注感。他會認為“老師很在乎他”,這種感覺會給他學習上的無窮動力。
(四)精細講評,規(guī)范答題
。1)答案本身不重要,講評課的關鍵是在題目和答案之間構建思路的橋梁。讓學生清晰地明白答案是怎樣一步步由材料分析得來。這個思維過程是最有價值的。從審材料到審設問到答案文字的組織,都要力圖給學生建立一種思維模式。讓講評課凸顯答題技巧和方法。地理高考在讀圖用圖、提取和運用文本信息、分析原因、比較差異、評價影響、提出措施、闡釋原理、探究問題和歸納規(guī)律等方面有著一定的能力要求。分析、比較、評價、闡釋、探究和歸納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老師在課上不厭其煩地反復強調(diào)。學生要想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需要“題目陷阱”的反復刺激和教師的提醒。
。2)挖掘題目,老師總結的高度就是學生高考的分數(shù)。既要總結答題的步驟策略,又要提煉出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還要兼顧答題技巧。從審材料到審題干,再到調(diào)動知識,組織語言,條理表達。這些程序都需要借助講評課來層層細化,千錘百煉方能內(nèi)化為學生的能力。
。3)當堂展示,向規(guī)范要成績。借助投影,將優(yōu)秀作業(yè)與較差的作業(yè)同時展示出來,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4)講評課不止于評,還要當堂測。測應用,測效果,務必高效。
四、其他方面
1、圈定優(yōu)等生和臨界生,建立優(yōu)等生和臨界生學習檔案,追蹤監(jiān)測、分析和調(diào)整。
2、讓學生制定明確的目標,并要求他們制定階段性詳細又具可操作性的學習小計劃、小目標,隨時督促他們嚴格實施,讓他們在一個又一個的小勝利、小成功中感受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和必贏的信念。
3、嚴抓糾錯落實長效機制。落實“錯題互講”簽字,抽查。限時測錯題互講、重講,臨界生,退步生老師抽查,糾錯本每周上交一次;落實解題思路的反思、整理,強調(diào)答題的規(guī)范化、用詞的專業(yè)化,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4、收集日常易錯題,重新整理,搜出“變式練”的高質(zhì)量題目,拼成試卷,重新印發(fā),檢測,反饋糾錯效果。目的是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銘記失誤,督促學生改正,糾偏思維,以達到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5、卓越班尖子生培養(yǎng):
、偌訌妭案分析,進行具體學法指導,督促檢查其知識點總結,做題方法總結,知識系統(tǒng)完善等方面的筆記。
②保證練習細改、精改、面批面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不留后患。
③重視尖子生動態(tài),全方位包靠,保證他們斗志昂揚,持續(xù)發(fā)力。
6、課外輔導要靈活,多種方式,多種時間,多種場合。重視補缺補差,分層指導。
7、廣泛收集材料、多渠道獲取新的高考信息,及時調(diào)整安排教學。組織全組同志,深入研究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明確高考動向,熟練把握高考高頻考點、難點、易錯點。并深入分析學生學習狀態(tài),討論教法和學法,共商課堂教學設計、試卷匯編及考試動向分析,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復習和備考。
8、堅持教研活動,加強集體教研和集體備課,注重相互協(xié)調(diào),做好教學進度、內(nèi)容、深度、廣度的統(tǒng)一以及資源共享。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教法、學法、能力培養(yǎng)、練習測試,知識如何落實,能力如何培養(yǎng),發(fā)揮集體智慧,齊心協(xié)力,并和教學反思活動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高三地理復習中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緊扣標準,立足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觀念,加強能力培養(yǎng),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實為基礎,形成地理概念,認識地理規(guī)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有價值,抓住主干知識,注重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緊緊把握住區(qū)域特征認定及其出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促進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相關推薦: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
高考地理選擇題的十大方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