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天行有常的出處是哪里?

天行有常的出處是哪里?

來源:高三網(wǎng) 2021-11-29 21:58:51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荀子天論》,意思為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不會因為堯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變。

  1詞語出處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了荀況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論篇》開頭便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區(qū)分開來。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

  他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

  他說:“與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yǎng)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guī)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為生產(chǎn)服務?”

  2《荀子·天論》簡介

  《荀子·天論》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著作,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有其客觀規(guī)律,和人事沒有什么關系。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文章還明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的這種思想,有力地否定了當時的各種迷信,強調(diào)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戰(zhàn)國時期看,具有很強的進步意義。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知識點匯總


  孫權勸學中心主旨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