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4)
2021-06-08 08:43:59中國考試
再如新高考Ⅰ卷第5題:
嵇康詩有“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一句,顧愷之說畫“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此題的開放性更強,需要考生綜合理解材料的關鍵信息,具備知識的遷移能力。
在試題情境設計方面,全部采用情境化材料。如語言文字運用試題依托于2則語料,將詞匯、修辭、病句修改、句式變換等內容,納入相應的語言情境中綜合考查,取消了原有的單題形式,其中全國乙卷給出一段關于水果含糖量和糖尿病人正確食物攝取的語料,所設計的2道題,一道為常規(guī)的補寫,一道為概述文段內容,2道題都要求考生依據(jù)提供的材料回答問題。
3設計精心,能力素養(yǎng)在平穩(wěn)中區(qū)分
2021年高考語文命題認真選取材料、精心設計試題,把重點放在考查考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上,力求通過一種平穩(wěn)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發(fā)揮出正常水平。
3.1平穩(wěn)
平穩(wěn)主要體現(xiàn)在結構與難度2個方面。全國甲卷、乙卷結構與2020年一致,試題模塊依次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新高考Ⅰ卷、Ⅱ卷結構與2020年新高考卷以及第三批新高考試點8省的適應性測試卷一致,試題模塊依次為現(xiàn)代文閱讀Ⅰ、現(xiàn)代文閱讀Ⅱ、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穩(wěn)定的結構有利于考生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試題難度保持平穩(wěn),在確保優(yōu)秀考生能夠脫穎而出的同時,讓大部分考生有獲得感。
3.2平實
平實主要體現(xiàn)在材料的選擇上,即選擇考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材料,選擇日常生活中的語文材料作為命題素材。選擇考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材料入題,如全國新高考Ⅱ卷現(xiàn)代文閱讀材料選取《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wǎng)絡文明意識》文段,材料列舉青年文明上網(wǎng)的負面清單“不傷害”“不偷盜”“不造假”“不浪費”“不盲從”,分析網(wǎng)絡空間的“底線意識”,作為網(wǎng)民主體的青年考生對此并不陌生,看起來不至產(chǎn)生畏懼感。選擇日常生活話題入題,如新高考Ⅰ卷的“元宵節(jié)”,新高考Ⅱ卷的“中國畫”,全國甲卷的“家常菜”等文段,均是當下典型的日常生活、社會活動情境,材料接地氣,直觀效果好。
3.3平和
平和主要體現(xiàn)在問題的設置與答題的要求上。如新高考Ⅱ卷現(xiàn)代文閱讀中,選用《放猖》《莫須有先生教國語》2個文本,前者緊扣小孩子喜歡的“放猖”,從小孩子的視角,用小孩子的口吻和語言,敘述、描寫小孩子的情感世界,后者從理論的維度詮釋了“什么是生活語文”、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的道理,2個文本相互參證,形成一組上佳的考試文本。就此材料命制的第9題:“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談談文本一是如何實踐‘能懂得小孩子的歡喜’這一主張的。”命題所敘觀點,由后一文本而來,考生相對陌生,答題要求則指向貼近考生生活經(jīng)驗、心理感受的前一文本。如此設題,將答題要求清晰明了地傳遞給考生,使考生感覺親近平和。又如全國甲卷文學類文本追憶普希金的故事,其中“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劇的線索,也是統(tǒng)攝全篇的“文眼”,第9題就此直接設題“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理解本文的鑰匙,請簡要分析”,既抓住了這個文本閱讀欣賞的關鍵,也明確提出了考生應該思考回答的內容。
3.4平衡
平衡主要體現(xiàn)在能力覆蓋、內容選擇等方面。高考必須對考生學科知識水平和全面發(fā)展能力作出綜合評價。2021年高考語文試題對考生的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辯證思維、批判性思維關鍵能力進行了綜合考查,實現(xiàn)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平衡發(fā)展要求。在材料選擇方面,注重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與古詩文材料的相對均衡;在試題類型方面,注重客觀題與主觀題的相對平衡。與此同時,2021年全國卷將考生思維量與表達量控制在一種理想的平衡狀態(tài),保證了大多數(shù)考生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答題任務,發(fā)揮出正常的能力水平。
綜上,2021年高考語文試題體現(xiàn)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即:以全面融入的形式落實立德樹人,引導全面發(fā)展;以融會貫通的形式考查關鍵能力,服務科學選才;以相融相通的形式對標課程標準,引導教育教學。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