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不開竅怎么辦 高中數學怎么才能開竅
2019-04-19 21:28:09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孩子數學不開竅怎么辦 高中數學怎么才能開竅
數學是難道了很多學生的一個科目,對于數學不好的同學們,要如何做到讓自己的數學開竅呢?
數學不好是什么原因
第一,聽懂了不等于學會了,我們上課總以為聽懂就是學會了,結果導致基礎知識不過關,基本概念沒有掌握,上課僅僅是聽了聽,并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的標準是在不看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自己能復述下來,顯然,我們很多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孩子這一點是做不到的。
第二,把做作業(yè)當做練習,實際上做作業(yè)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檢測,考試是為了檢測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而做作業(yè)是為了檢測當天的學習情況。因此,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一定不可以翻書、不可以查閱資料。如果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翻書,就相當于考試作弊,作業(yè)都完成了,但是考試的時候還是不會。
第三,缺少“刻意練習”,對于每天做作業(yè)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應該再進行重復性的訓練,才能真正掌握,但大部分同學是沒有的,認為完成了作業(yè)一天的學習就結束了,因此,問題積少成多,最后影響的考試成績。
數學不好怎么樣才能開竅
1、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fā)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注、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yōu)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后作業(yè)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5、善于“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干,最終統一對真知的認同。
7、力求“斷”的習慣。
民族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因此新大綱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時不受常規(guī)思路局限,樂于和善于發(fā)現新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詮釋數學命題,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問題,能創(chuàng)造性地操作或制作學具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