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地理復習方法 > 高三地理常用公式大盤點

高三地理常用公式大盤點

2019-04-21 14:05:3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三地理常用公式大盤點

地理在考試中,有哪些比較常用的公式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下,供參考。

地理公式大全——區(qū)時

⒈地理時區(qū)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qū),各時區(qū)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qū)的共用區(qū)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qū)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于7.5,所在時區(qū)=商數

如果余數大于7.5,所在時區(qū)=商數+1

2.地理區(qū)時

(1)時區(qū)每差1個區(qū),區(qū)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qū)-乙時區(qū)=甲區(qū)時-乙區(qū)時

注意:東時區(qū)寫成正數,西時區(qū)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3.地理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于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鐘、經度1分/4秒鐘),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高三地理復習方法

假設思維法

這種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假說。由于受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對某些現象不能確切了解其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往往借助猜測,作出假定說明。

如:魏格納用這種方法提出了“大陸漂移說”?茖W家們對地中海未來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說”、“干涸說”、“擴展說”三種假設。

發(fā)散思維法

發(fā)散思維又叫擴散思維,是指當遇到一個問題,以解決這一問題為目標,進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的智力活動,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

如:植樹造林有什么作用?用發(fā)散思維就可回答為,森林提供木材,凈化空氣,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環(huán)境等。

聯想思維法

這是從已知的地理概念出發(fā),將有關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聯系起來的思維過程。聯想有“縱比”和“橫比”兩種發(fā)散形式?v比是從地理事物的各個發(fā)展階段進行比較。

如:地殼的演化史,可比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階段的不同。橫比是由此地理事物與彼地理事物進行比較。

如:馬達加斯加島的自然帶與我國臺灣自然帶的比較。

[標簽:復習指導 高考備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