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先鋒余留芬受邀到六盤水師范學院作思想政治教育講座
2019-02-25 20:54:47本站原創(chuàng)
12月21日下午,中國“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深度貧困地區(qū)帶領村民脫貧攻堅的優(yōu)秀代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淤泥鄉(xiāng)巖博聯(lián)村黨委書記、巖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同志,受邀到六盤水師范學院學術交流中心會場,作了一場生動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講座。
六盤水師范學院黨委書記周斯弼主持講座。
余留芬從自我發(fā)展的經歷、巖博村的發(fā)展變化、知名品牌“人民小酒”的未來等三方面,進行了聲情并茂的講述。
從一個農村婦女一步步成長為進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年表彰的中國改革先鋒獎100人名單中的貴州唯一人選,余留芬感觸頗深。
她說,自己能夠走到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有一顆感恩的心,用陽光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當所有困難擺在面前時,唯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解決,憑情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許本來是沒有路,但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只要走下去,終究會走出一條路來的。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有無限的空間,不要瞧不起自己,要相信自己,堅持下去,哪怕每天進步一點點,都是進步。這種信念支撐著她帶領貧窮的巖博村經歷重重磨難,發(fā)展成如今遠近聞名的新農村。
談到巖博村發(fā)展,余留芬深情回顧了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她形容自己當村支書創(chuàng)業(yè)之初像一個高級“叫花子”。村里沒有錢,她想方設法地去找、去求、去借甚至不惜高利貸尋求資金支持,一步一步帶領著巖博村人民奔向了新生活。
她深情地講述了創(chuàng)業(yè)期間員工們無私奉獻的許多感人事跡,回顧了各級黨組織的關懷關愛和全力支持。其間經歷的許多艱辛,自然也只有自己知道。她說,如今光鮮的背后,是許多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市場是殘酷的,對于企業(yè),社會對它多是錦上添花,而少雪中送炭,指望政府的項目資金救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自己站穩(wěn)腳跟,讓自己強大,變成參天大樹。自己強大了,就不懼狂風驟雨、不懼艱難困苦。正如一棵樹,如果根深葉茂,狂風驟雨過后,迎來的將是晴空萬里、陽光明媚;如果根植不深,狂風暴雨過后,將會有不再生存的可能。因此質量、品質必須保證。
余留芬深情地回憶了參加黨的十九大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代表團的討論情景。她說,習總書記對貧困地區(qū)十分關心,給了她終身難忘的深刻的印象?倳洸粩嗟赜H切地詢問自己,讓自己脫稿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得到了總書記的肯定?梢哉f,沒有這一次特殊經歷,就沒有現(xiàn)在的人民小酒和盤縣火腿的供不應求。
在講座中,余留芬用親身經歷表達了對改革開放的感恩之情。能夠與馬云、馬化騰、屠呦呦等著名人士名列改革開放40周年100人名單,她感慨萬分。她經常問自己,自己所作的貢獻,值得擁有這么崇高的榮譽嗎?她說,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村民們傳達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精神。她深情地對村民們說:“獎章是對我奮斗的肯定,更是是對巖博村人民的肯定,我是代表大家去領的這個獎章,今天我把它帶回來了!”
她在現(xiàn)場聆聽了總書記在大會上的講話,內心十分贊同總書記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總結和評價。她說,如今中國富裕了,強大了,再貧窮的貧困戶,都有肉吃,都有棉衣穿有棉被蓋,不再是當年光著腳受凍的模樣,再沒有餓死冷死的現(xiàn)象,這一點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與中國比,還有安全感是第一的。是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
關于巖博今后的發(fā)展,她充滿自信。她說,必須抓住機會,讓人民小酒做大做強,真正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龍頭企業(yè)。
最后,她告訴大家,一個人品好的人,做出的企業(yè)品質必定是最好的;一個人品不好的人,因為急功近利,可能辦的企業(yè)質量品質就不行。人品決定一個人的出路,決定一個企業(yè)的出路。她勉勵大家,要做一個人品好的人。
整個講座,時間雖短,但隨著余留芬的深情講述,現(xiàn)場不時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也隨著她的講述,許多老師和同學不時激情澎湃,熱淚盈眶。
學校黨委書記周斯弼在總結時指出,余留芬同志的報告會不是用嘴講出來的,而是用精神干出來的,是用心傾吐出來的。
周斯弼要求,全校師生要學習余留芬同志的四點精神:一是盡職敬業(yè)精神。要像余留芬接任巖博村村支書職務的時候承諾的一樣,“要么不干,干了就要做到最好”。二是苦干實干精神。光鮮的身影背后是艱難的跋涉,榮譽是一件件事做出來的。三是無私奉獻精神。余留芬同志本可以憑借自身的能力過得富裕,但她選擇的是引領巖博人民一同走向富裕;四是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辦事創(chuàng)業(yè)要開動腦筋、有發(fā)散思維,巖博的變化,正是今天“三變”改革的真實寫照。
周斯弼認為,余留芬同志的奮斗歷程,對當代大學生還有三點啟示:一是人的價值不在于當多大的官、賺多少錢,而在于為人民做出了多少貢獻;二是心中有信念,付出行動,總有成功的一天;三是行勝于言,一個行動勝過一沓綱領。
學校黨委副書記蔣承云,副校長董明建、李志及學校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共1000余人聆聽了本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