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13日,葦杭書院以“仁”為中心議題的戊戌年年終會講在北京大學人文學苑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200余名儒門同道及國學踐行者共聚一堂,圍繞“仁”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對葦杭書院原山長楊汝清先生進行了追思和悼念。衡水學院董子學院衛(wèi)立冬教授、耿春紅教授、孫素華教授、李占穩(wěn)教授、代春敏老師、張銘老師、王章峰老師以及白立強博士等專兼職教師受邀參加。
開幕式特邀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教師李勇剛先生擔任主持。
在主旨會講環(huán)節(jié),北京大學哲學系樓宇烈教授,北京農(nóng)學院張祥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韓星教授等嘉賓圍繞“仁”這個主題做了精彩的發(fā)言。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先生發(fā)言的題目是《用“仁”來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他說,“仁”是儒家核心的理念。仁的含義非常多,可以從各個層面去詮釋。如愛人,就要從愛自己的親人開始;仁還有一個核心就是自己做主,我覺得這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反求諸己的。為此,我們要用“仁”來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
北京農(nóng)學院張祥平教授發(fā)言的題目是《仁:真誠待人待天下》。他認為,“仁”的現(xiàn)代含義就是真誠待人待天下,也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在此基礎上,張先生指出了儒家修身五層次,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為義;好學、致用;克己復禮依于仁;與民同患道虛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韓星教授認為,孔子繼承前人的觀念,形成了他的思想的主體部分——仁學。“仁者愛人”是孔子對“仁”的一個最重要的界定。在“仁”諸多內(nèi)涵中,首先就是孝。但人生的最高境界還是“仁”,其理想目標是實現(xiàn)天下一家,中國一人的大同世界。
這次主旨會講,董子學院有四位教師參與。董子學院代春敏老師以《仁的涵義》為題表達了對“仁”的理解。她認為,“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此者也”。禮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仁心仁德和精神狀態(tài)。仁是“一個人的自覺地精神狀態(tài)”,重要的是用生命去體驗和踐行。
董子學院李占穩(wěn)教授以《做“仁”的踐行者》為題做了發(fā)言。她指出,首先,要正確理解“仁”的概念。其次,懂得如何踐行之。作為儒學的傳承者,正心誠意,自覺自愿踐行。在諸多仁人傳播帶動下,“里仁為美”將成為共識,社會必將更和諧、更美好!
董子學院耿春紅教授以《<老子>中的“仁”》為題,表達了《老子》中對“仁”的態(tài)度!独献印芬粫“道”而展開。相比于“道”和“德”,老子把“仁”放在第三位。仁一是慈愛之意;二是“人”之意。所以,《老子》一書把人看作與道、天、地一樣的重要,從而給予深沉的人道關(guān)懷。
董子學院白立強博士則就《春秋繁露》中的“天,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等仁之產(chǎn)生進行了闡釋。
在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董子學院孫素華教授、衛(wèi)立冬教授、王章峰老師等積極參與探討,展示了董子學院教師好學、善思、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