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拿知識點:地形剖面圖的繪制與判讀
2019-01-11 22:30:56三好網(wǎng)
一、繪制地形剖面圖
水平比例尺:1:200000
垂直比例尺:1:50000
步驟: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選擇剖面線(圖中AB線)。
。2)確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圖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通常較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3)把剖面線與等高線的各交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按水平比例尺轉繪在水平坐標上,得到各對應點的縱垂線。在圖上繪制“水平線段”要與剖面線等長,以保持原圖的水平比例尺不變。
(4)在縱坐標上引出各對應點海拔高度的水平線,確定與各對應點縱垂線的相交點。
。5)對照等高線地形圖的地表形態(tài),把最終確定的相交點用曲線連接起來,在圖中做必要的注記(例如比例尺、高度等),即為沿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
二、判讀地形剖面圖
1.用地形剖面圖判斷地形特征
判讀地形剖面圖時,首先要“定量”閱讀,從縱坐標的標高讀出剖面線最高點和次高點、最低點和次低點的海拔高度;其次要進行“定性”分析,從剖面線的海拔高度、相對高度、彎曲走向和坡度陡緩等判斷出具體的地形類型。
2.用地形剖面圖判斷區(qū)域特征
判斷區(qū)域特征的地形剖面圖大致可以分為:沿緯線方向的地形剖面圖、沿經(jīng)線方向的地形剖面圖、東北——西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圖、西北——東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圖、沿河流的地形剖面圖、沿交通線的地形剖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簡化圖共七類。地形剖面圖是判斷某區(qū)域的信息載體,一般以剖面線附近或“以線帶面”來判斷該區(qū)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判讀時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圖中的信息,根據(jù)試題提供的經(jīng)緯度、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海陸位置等要素作出區(qū)域判斷;其次再解答剖面線所經(jīng)的大洲、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組成、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自然帶、人類生產(chǎn)活動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問題。
3.用地形剖面復合圖考查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地形剖面復合圖是指把氣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空間變化曲線圖疊加在地形剖面圖上,從而將多項有聯(lián)系的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合并到同一坐標圖中。
地形剖面復合圖類試題是以區(qū)域性、系統(tǒng)性、綜合性為主線的學科內綜合試題。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各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發(fā)展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的整體。另外,地形和氣候又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兩大基本因素,不僅決定著整個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還對該地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等人文地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影響。
所以,經(jīng)常見到在地形剖面圖上復合冬夏季氣溫曲線圖、年降水量曲線圖等氣候要素的試題(也可在地形剖面圖上復合河流流量變化圖、植被類型分布圖、地質構造圖等),地形剖面復合圖大大增加了地圖的信息容量,要求在地圖中綜合歸納并提取出地形、氣候、植被、水文等各種信息,通過多要素、多角度的綜合分析我們對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認識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4.地形剖面圖的應用
地形剖面圖可以很直觀地幫助我們判斷和了解某一方向某一區(qū)間的地勢高低起伏狀況,常用在生產(chǎn)中估算土石方,也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野外考察時觀測點與被觀測點之間的通視情況。
、诺匦纹拭鎴D判斷地勢的情況比分層設色地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形象而且直觀。如下圖,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一目了然。
⑵利用地形剖面圖可以很好地了解實際地點的通視情況。如下圖,從A點觀察,C點到D點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通視情況良好,而陰影區(qū)表示不可通視的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