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雨巷》優(yōu)秀教學設計(三)(2)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2 14:40:55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吟詠品讀,體味詩歌的情感美。
2、把握意象,鑒賞詩歌的意境美。
(二)導入新課:輕輕地,梅雨時節(jié),在飄著淡淡丁香花香的江南雨巷,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留下一顆落寞的心在孤獨的徘徊惆悵。今天讓我們走進這雨巷,嗅嗅這憂郁的花香,品品這迷茫的感傷。(板書:雨巷 戴望舒)
(三)反復吟讀,體會感情:
請同學們集體朗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
(明確:惆悵,哀怨,凄婉,迷茫。)(板書:惆悵、哀怨)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朗讀這首詩歌呢?
(明確:語速應該是舒緩的,感情是哀怨的)
讓幾名學生任選其中最喜歡的一兩節(jié)來嘗試朗讀詩歌。(請其他學生對此點評)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相機點撥插入知識點:
1、感情要把握住,哀怨、傷感的情緒 。所以語速要舒緩 ,舒緩了才會將那種傷感的情感讀出來,要記住“欲速則不達”。同時整首詩歌的感情在每一個小節(jié)中又是不一樣的,第一小節(jié)“希望”是一種在傷感中懷著熱切的期望,第四小節(jié)中則是表達出作者在傷感中的一種怦然心動,一種情感的漣漪。五六兩個小節(jié)中那種姑娘最終消失后作者的那種無奈與凄涼表達的十分明顯 。最后一節(jié)則體現(xiàn)作者的失落與尋覓。
2、節(jié)奏停頓的處理要注意,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 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在詩歌朗誦中,合理的停頓會突出重點,增強詩歌的韻味。
3、輕重音的把握在朗讀中的地位也非常的重要。如:第一節(jié)最后的“姑娘”,第二節(jié)“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節(jié)的“彳亍”第四節(jié)的“飄過”等要重讀。
老師做嘗試朗誦,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節(jié)奏停頓和輕重音的把握。(配樂朗誦)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情感自由朗讀詩歌,要求讀準節(jié)奏,讀出音韻。
請一位學生來嘗試朗讀,請同學們按要求來點評。
下面請聽專家的朗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