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復(fù)習(xí):中國歷史上幾次黃河改道
2018-09-29 08:28:09正保中小學(xué)教育網(wǎng)
河流決口后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稱為改道,黃河由于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nèi)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黃河河道都曾多次變遷,但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游河道改道。通常認(rèn)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jīng)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臺,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后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jù)文獻(xiàn)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fā)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wèi)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jīng)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雖經(jīng)堵塞,但不久復(fù)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歸故道。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沖進(jìn)漯川故道,經(jīng)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谷、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jīng)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后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沖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jīng)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wèi)河相合,然后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后,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jīng)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御金兵南下,東京守獎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jì)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直到1855年,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qiáng)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馴治河以后,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dá)300年。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jīng)今河道,北流入渤海。最近一次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zāi)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fù)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里,黃河下游河道經(jīng)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huán)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shù)。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diǎn),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