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背誦:是負擔,還是捷徑?
2018-01-30 13:16:42光明日報
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增加了古詩文的背誦篇目,由過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論者認為,這給學生增加了很大負擔。其實,概覽之前的語文教育經(jīng)驗,背誦并不能以負擔論之,反而有審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種學習的捷徑。
58篇的增加數(shù)量確實較多,但與傳統(tǒng)中國語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誦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學子需要背誦數(shù)十萬字。唐宋以降,為參加科舉考試,考生必須將《論語》《孟子》《左傳》等40多萬字的典籍全部精讀熟背。有些人背誦得更多,如顧炎武、戴震能夠?qū)⑹?jīng)全文背誦,甚至連“注”都能背誦下來。民國時期的一些學者接受的是傳統(tǒng)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誦功夫。國學大師姜亮夫曾說,他在清華國學院時,同樂會上梁啟超、王國維即興表演節(jié)目是背誦古代文學作品,梁啟超背誦一大段《桃花扇》,王國維則背誦了《西京賦》。
傳統(tǒng)教育在背誦方面有數(shù)千年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多感官參加背誦。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朗讀本身就是多感官參加的活動,需要同時動用眼、口、耳、腦,甚至加上頭、身體的動作,這有助于提高背誦的效率。正如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的:“參與接受某種印象或是一組印象的感覺器官越多,那么,這些印象就會越牢固地在我們的機械的和神經(jīng)的記憶中扎根,同時也就會越真實地保存在記憶之中,以后回憶起來也會更加容易。”
發(fā)揮聽覺記憶的作用。背誦詩文,需要“從娃娃抓起”。少年的一個特點是對聲音非常敏感,這使他們能夠通過“聽”輕松地記住那些語言優(yōu)美的古詩文。美學家朱光潛回憶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時說:“五經(jīng)之中,我幼時全讀的是《書經(jīng)》《左傳》。《詩經(jīng)》我沒正式地讀,家塾里有人常在讀,我聽了多遍,就能成誦大半。于今我記得最熟的經(jīng)書,除《論語》外,就是聽會的一套《詩經(jīng)》。”語言學家趙元任回憶兒時的學習情景時也說:“晚上念詩我們都覺得比白天念書輕松一點兒,我覺著也好玩一點兒。我念的是《唐詩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們另外還念《千家詩》跟別的詩集。他們念的詩,我就是沒念也漸漸地背得出來了。”他們都是通過“聽”,記住了這些作品。
重視最初的記憶。在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背誦量是逐漸加大的。最初的記憶量很小,而且要求學生必須做到滾瓜爛熟,能夠不假思索地背誦出來。這些內(nèi)容在學生的記憶中深深扎根,成為后來背誦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基礎(chǔ)。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對此早有研究,如烏申斯基就說:“兒童在學習中所學到的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們的記憶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夠越容易和越鞏固地為他們所記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間有聯(lián)系的話。”傳統(tǒng)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背誦下來一些句子,這些句子作為“最早的形象”,“在他們的記憶中扎根”,成為后來背誦的基礎(chǔ)。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一大特點就在這里:老師對學生最初的背誦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是記得非常牢靠,這些內(nèi)容記得牢靠了,以后的記憶就容易了。
從這個視角看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更能明白,增加古詩文背誦恰恰是為了長遠的“輕松”打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