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除了“硬漢”,這個角度的海明威你知道嗎?
2017-02-22 17:24:50語文周報
在世界文學(xué)史上,海明威不僅在《老人與!返茸髌分兴茉炝艘慌“硬漢”形象,而且刷新了之前的文風(fēng),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海明威的閱讀量大得驚人,閱讀過的作品書單恐怕幾天都說不完。他沒有系統(tǒng)的文學(xué)評論集,但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一些前輩作家和所謂經(jīng)典作品的看法,其點評也往往帶有鮮明的個性。
他稱美國作家愛倫·坡是一位“技巧熟練的作家”。
對于《白鯨》的作者、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的麥爾維爾,海明威的評價幾近于苛刻,他說:
“我們有講究修辭的作家,他們運氣好,從別人的年表里,從航海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點實際的東西,例如鯨魚,這點知識用修辭打扮起來,好比葡萄干嵌在布丁里。葡萄干偶爾露在外頭,沒有塞進布丁里,這就不錯。這是麥爾維爾。”
顯然,海明威不喜歡修辭大于內(nèi)容的作品。
海明威推崇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在他看來:
“這是我們最好的一本書。一切美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從這本書來。在這以前沒有什么東西,打它以后的東西沒有這么好。”
海明威晚年時,覺得自己的成就已經(jīng)超過了很多同時代的作家甚至很多前輩作家。
然而,有兩位作家他是甘拜下風(fēng)的,一位是莎士比亞,一位是托爾斯泰。他稱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故事》是一本“富于青春活力的書”。
海明威覺得,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戰(zhàn)爭與和平》最可貴的地方,在于“書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的描寫是多么真實,多么重要,多么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由此,他說好書都有共同點——
“它們比實際可能發(fā)生的生活更加真實,在你讀完以后,你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感覺,覺得書中的一切都是你親身經(jīng)歷的事,從此以后,這一切——好事和壞事、狂喜、悔恨和憂傷、人物和地點以及天氣情況都屬于你了。”
至于莎士比亞,海明威在接受采訪時曾說,他每天都要讀點莎士比亞的作品,比如《李爾王》。
對于有志寫作的人,海明威曾經(jīng)開過一份書單:
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大偉人約瑟夫·安特魯斯傳》和司湯達的《紅與黑》等。
海明威的兒子曾經(jīng)回憶父親教他寫作的往事,其中涉及了海明威對很多作家以及作品的點評。
海明威說很多作家都只有一本好書,比如瓊斯和歐文·肖。除了托爾斯泰和福樓拜,他還建議兒子讀?思{的作品。他教兒子讀長篇小說時不用太在意那些難記的名字,而是要“看怎么寫人物的內(nèi)心,情節(jié)怎么組織”;讀短篇小說,比如莫泊桑和契訶夫的作品,“不要去分析,而是悠悠閑閑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