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清華當學渣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2016-12-20 14:41:45搜狐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名校學渣”成為網(wǎng)絡熱詞,起因是知乎上的一個提問:“在清華當學渣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學生或畢業(yè)生紛紛跟帖回答,訴說自己的“血淚史”,人氣最高的一個回答竟有6000多個“支持”。
而圍觀者在感慨“在名校讀書壓力真大”之余,也生出一個疑問:但凡能考上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名校的人,智商必然不低,怎么就會被碾壓成學渣了呢?
與學霸同行,一不留神就會墊底
如果說進入名校有什么樣的困擾和辛酸,那么學霸太多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學霸不僅學習好,而且顏值高、家境優(yōu)渥、多才多藝、視野開闊,關鍵是他們都還很勤奮。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稍一懈怠,就會被碾成學渣。
01
張冬易高中時也曾是學霸一枚,但當她以傲人的成績考入夢寐以求的名校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井底之蛙。
為了不掉隊,這4年,她從沒有懈怠過。因為專業(yè)是小語種,她每天都要背單詞、練口語、磨聽力、閱讀書籍。
在這所以文科著名的學校中,外國語學院的課程是出了名的多,她和所有同院的同學一樣,每天課后要進行幾個小時的自習。
“學外語是個苦功夫,沒有捷徑,只能拼學習時間。日常的學習不能停,一停了就沒有語感了,背過的東西也會忘。”
每到期末,班級里更是人心惶惶,通宵自習室、寢室、學校外面的麥當勞和咖啡廳……到處都是張冬易的同班同學。
那半個月,她和同學一起“刷夜”,從沒在凌晨兩點之前睡過覺。
即使這樣,張冬易仍然覺得自己是個學渣。
“我的成績只能勉強保持在中游水平。”張冬易說,對于外語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學分績是今后出國深造時的一個重要指標。
而學校要求,一個課程每個班只能有30%的同學上90分,這更加劇了班里的競爭,張冬易得到的90分寥寥無幾。
4年下來,張冬易的學分績在3.4左右(滿分4.0),對于其他專業(yè)來講,這并不是一個難以啟齒的成績,而對于她和她的同學來說,這已經(jīng)是申請出國的底線。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當所有人都在做著各種想做的事時,我卻一直活在唯分數(shù)論的世界里。”
張冬易說,這幾年她從來沒有痛快地玩過,學分績就像一個緊箍一樣,讓她一刻也不能放松。每每想休息一下,就會想到是不是有人還在學習。
那可以別這么拼嗎?“不可以。”
張冬易回答,她一直被這群“著了魔”的同學推著跑,稍一懈怠,就會墊底。她最遺憾的是,苦讀4年,自己既沒有充分享受大學生活,也沒有得到好的成績。
焦慮和壓抑是名校學渣的共同體驗
“做學渣不可怕?膳碌氖,你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任何出眾的地方,而且連唯一的優(yōu)勢——學習好,也沒有了。”
這則回帖道出了很多身在象牙塔尖,卻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大學生的心聲。
02
從小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郭磊,在幾年前走進了清華大學。然而,他最終沒能走到畢業(yè)。
入學時的他,和大多數(shù)新生一樣,頂著名校的光環(huán),戴著高考成績?nèi)∨琶傲械念^銜,充滿了熱情和憧憬。
上大學后,他沒有懈怠,依然像高中一樣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上課、自習、參加學生活動。那時的他,還當選為班上的學習委員。
微積分55,線代60。他沒想到,人生的第一次掛科來得這么快。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郭磊一遍遍問自己,明明學習挺用心,卻在第一學期期末考成這個樣子,這個不按劇本發(fā)展的結果讓他實在難以接受。
清華沒有補考,只能在下學年重新上一次課。不同的是,那時和他一起聽課的是學弟學妹。
大概是從那時開始,郭磊便無法專心學習了。“不是我不想聽課,而是我做不到。”掛科的事讓他異常焦慮,而課程卻不能缺掉任何一環(huán)。
焦慮,無法聽課,學不會,更加焦慮……郭磊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死循環(huán)。
郭磊開始害怕見到父母,而父母在他的精心“掩飾”下絲毫沒有察覺兒子的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不似從前。
“我承擔了他們十幾年的夢想,要我在他們面前把這個夢想親手打碎,我做不到。”
于是,雖然背負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包袱,他仍然故作輕松地和大家一樣上課、學習。
大三的最后一個學期,郭磊已經(jīng)掛了3科,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他要被退學了。然而這讓郭磊愈加明確,想要走出這種情緒,他必須離開這里。
決定要離開了,郭磊的心情反而輕松了不少。在學校心理咨詢老師的幫助下,他漸漸將心態(tài)調(diào)整過來。
退學后,郭磊轉學到美國某高校讀大二,之前在學校里平均分不足70分的他,這學期在美國的學分績是3.92,名列前茅。
郭磊經(jīng)歷過的壓抑和焦慮,幾乎是所有名校學生的共同體驗。
有人坦言“每天都在焦慮”,因為“進入了一個環(huán)境就會不由自主地用這個環(huán)境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所以,你知道一個學渣,尤其是一個沒有任何閃光點的學渣,內(nèi)心有多么難過了嗎?”而且,這些考入名校的學生,都曾經(jīng)那么驕傲。
學渣,或是一種自嘲
在名校當學渣,或許并不全是悲情,在知乎的眾多回答中,有很多是對于自己學渣身份的調(diào)侃,他們雖然自稱學渣,但也不掩飾他們在其他領域取得的成績。
是什么原因?qū)е逻@些曾經(jīng)的學霸成為學渣,甚至一蹶不振呢?
在某頂尖大學從事了多年學生工作的孫老師表示,名校學渣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客觀原因是,學生入學時的專業(yè)基礎不一樣。
“我們的生源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競賽保送,他們是有專業(yè)基礎的同學;還有一部分是沒有基礎,通過高考進來的同學,以及國防生”。
這樣的客觀背景導致上專業(yè)課時,有些人基礎很好,自然成績就好,有些人反而是零基礎。“甚至有些同學,大學4年一直在追趕,對于他們來說,學習壓力的確很大。”孫老師說。
造成學渣現(xiàn)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孫老師指出,該校很多學生高中時都是尖子生,他們除了學習沒有其他興趣和特長,也沒有除成績以外的獲得自我認同感的途徑。
“他們可能唯一比其他同學強的地方就是學習成績好,上大學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唯一的優(yōu)點也沒有了,所以會心情低落。當然,很多同學也會在大學生活中慢慢找到興趣和發(fā)展方向。”孫老師說。
名校里競爭激烈,即使大家曾經(jīng)都是“尖子生”,也總得排出來一個名次,后邊的同學就會有心理落差,一旦不能及時調(diào)整,就會越來越消沉。
別再培養(yǎng)“只會學習、做題和考試”的孩子了,如果經(jīng)歷千辛萬苦把孩子送進名校卻成了學渣,甚至退學,又有什么意義?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