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男生后腦勺剃“GK必勝”為自己加油(圖)
2013-06-08 12:09:10紅網(wǎng)文章作者:陳慶輝
后腦門上的“必勝”。
同學推夏森進考場。
旗袍媽媽。
昨天,廣州城進入“高考第一時間”,無論是考生還是他們的父母,都會在這三天留下各自的特殊記憶。而考場內(nèi)外,激蕩著鮮活的人和事,有歡笑,有淚水,更有溫馨。
考生故事
后腦勺上的“必勝”
一名頭發(fā)剃得精亮、臉上掛著笑意的男生,是增城中學考場的“明星人物”。在高考前夕,他把后腦勺剃出“GK必勝”四個字,意思是“高考必勝”,為自己加油?此荒樰p松坦然,實際上悄悄給校長短信好多回:這么做算不算作弊?
6月5日晚,他獨自去理發(fā)明志,而且一定要剃出“GK必勝”四個字。昨日,他頂著這個獨特的發(fā)型亮相,惹來同學們最多的關(guān)注。記者目送他進入考場,他毫不怯場,還比起了“剪刀手”的勝利手勢和大家打招呼。
增城中學校長楊愛華說,這名學生理發(fā)當晚,還跟她發(fā)短信:“校長,我是高三一班的學生!我鼓起勇氣,在剪頭發(fā)的時候刻了大大的四個字‘GK必勝’!請問主考大人,會影響高考入場嗎?字很大!”
楊愛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說刻字沒關(guān)系。但這名學生還是不放心,追問四個字刻在腦后勺,要是老師說他作弊怎么辦?
楊愛華回復短信說:“老師不會說你作弊。大戰(zhàn)在即,其實需要的是靜心,把事情做扎實細致就會更好。”
沒想到,學生調(diào)皮地回復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校長,我錯了,謝謝你的教導。”
為母校爭光的刷分者
在高考考生中,有一個群體叫“刷分者”。他們獲得了保送資格,但為了沖擊好成績,為母校爭光,于是再次走進考場。
華師附中“刷分者”小黃的爸爸老黃自稱認可“虎爸狼媽”。“我對兒子說,你至少要考到華附平均分以上,否則就是失敗。”
去年年底,小黃獲得保送清華的資格。“兒子曾經(jīng)得過全國物理、數(shù)學奧賽一等獎。”獲得保送資格后,老黃要求小黃“放松幾天,好好學習參加高考。”
一開始,兒子有點抗拒。“我跟兒子說,你是男人,要有擔當。如果考好成績,就能為母校爭光,一定要有這個擔當。”老黃告訴記者,他要借這個機會培養(yǎng)兒子的“擔當精神”,“以后國家需要他做什么,他也要去做。”
老黃是1980年參加高考的,他說,小時候沒有書讀,所以作文寫得差,兒子讀書后,他就鼓勵兒子大量閱讀,所以現(xiàn)在小黃的作文寫得很漂亮。
有人刷分,也有人士為了體驗氣氛。在執(zhí)信中學考場,鈴聲響后,3名考生卻陸續(xù)走出執(zhí)信中學校門。原來他們是已經(jīng)決定出國的應屆高三學生,報名高考只是為了在開考前,能進考場體驗高考氛圍。
輪椅考生的“首長待遇”
昨天上午,廣州市第三中學的男生夏森坐在輪椅上乘坐電梯,“走進”了專門為他開啟的一間備用試室。班主任羅長春老師打趣道:“一人一間房,幾個老師陪你考試,這可是首長待遇!”夏森覺得不好意思:“給學校添麻煩了!”
家長夏先生介紹,兒子身體有殘疾,只能以輪椅代步。在三中念書期間,學校一直為他安排在有電梯的教學樓上課。“我們開車接送他,到了校門口就由同學接手。”沒想到,高考編制考生試室安排時,正好將坐輪椅的夏森安排在了沒有電梯的教學樓三樓考試。為此,夏先生帶著兒子,清晨7時就來到三中考點。“我當時的想法是,請學校的工作人員和我一起,將孩子抬上去。”三中考點主考梁國就校長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立刻請示了上級主管部門。經(jīng)批準后,特別為夏森啟用了設(shè)在電梯樓內(nèi)的備用試室。
“上午考完語文,我看兒子感覺還不錯。”夏先生說。
家長百態(tài)
家教貼身陪考近一月
在天河中學珠江新城校區(qū)門前的“送考”大軍中,華南師范大學大四學生小梅的身份顯得尤為獨特。“她是我女兒的家教。”站在一旁的古女士告訴記者。
小梅說,一年多前,她與正在113中學念高二的曉靈相識,“當時是做家教幫曉靈補習語文”。經(jīng)過大半年的相處,兩個女孩子間的感情很要好。
今年5月,小梅突然接到曉靈打來的電話。“她說最近一段時間,感到焦慮,很緊張,想讓我去陪陪她。”小梅說,她是過來人,相當清楚考生內(nèi)心的煎熬。“當時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了。”
在過去的近一個月里,小梅盡心盡責地做起了“心理調(diào)節(jié)師”。除了補習功課,她還陪吃、陪玩、陪聊。提起陪考經(jīng)歷,小梅說她分文未收,“完全是友情助陣。”
女兒考上父親就賣房
女兒小鳳7時30分就進考場了,63歲的敖伯卻在考場外待到了10時多才離開。
敖伯說,女兒小鳳是個很用功的孩子,自小愛畫畫,憧憬著當一個美術(shù)老師。高考前,小鳳已經(jīng)通過了西安美術(shù)學院和廣西藝術(shù)學院的專業(yè)考試。“她只要考到400分,就可以上西安美術(shù)學院了。”
敖先生也為將來的學費發(fā)愁。他說,自己和妻子的退休金加起來只有4000多元。他打聽了一下,每年光學費就要35000元,加上生活費等其他開銷,四年下來,恐怕需要20萬元。不過,敖先生早有準備,“如果她真考上了,我就把家里那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賣了。”
減肥穿旗袍給女兒打氣
49歲的考生媽媽劉應華,穿著紅色旗袍來到華附考場外為女兒加油。“為了穿上這身衣服,我用了兩個月減肥。”劉應華說,她從120斤減到102斤,就是要穿上這件新買的紅旗袍,為女兒加油、祝福。“只要堅持,我們就能達到目標。”
劉應華1994年從四川來到廣州,1995年女兒出生。她說,女兒想讀什么專業(yè),她都支持。“我今天是嫁女兒呢!從高中嫁到大學!”
家長憶高考
孩子在考場內(nèi)“刷題”,家長在考場外刷微博,回憶自己曾經(jīng)的高考。
@高級灰
1985年高考,一塊多功能的手帕裹著一個窩頭和一塊咸菜!是我改變命運的營養(yǎng)午餐。三天的高考結(jié)束后,汗水浸透的五元依舊在我的口袋里。當時有個廣播劇:《一塊牛排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吃點兒肉也許會多考50分,命運會改變的。但現(xiàn)在看來,天天吃魚的貓是逮不到耗子的!
@yhz18009
我是1987年參加高考的,印象中有三件事:一、高考前一晚想著早點睡,養(yǎng)好精神為第二天做準備,于是晚上8點半就上床睡了,可是整整一夜無眠。二、那年高考還要先通過預考才有資格參加統(tǒng)考的。三、上大學后農(nóng)專非了,學校每月發(fā)33斤糧票。
@荼靡花事
我參加高考是在1988年,印象最深的是當時電視臺播放的83版射雕,考了三天看了三天。結(jié)果差一點落選,被老媽狠尅了一頓。當時也沒什么一本、二本、三本之說,否則……不過還好幸虧沒有,否則遇不到我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