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屢出“神題”考生防不勝防
2013-04-17 10:32:30新華網(wǎng)文章作者:趙文君
“面包和饅頭打擂誰會贏?”“大象把螞蟻踩骨折了,如何使螞蟻康復?”“母獅子收養(yǎng)了一只小羚羊,你覺得為什么?”這些看似無厘頭的問題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今年華南理工自主招生的面試題目。近年來,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試“神題”頻現(xiàn),不僅讓走進嚴肅考場的學子們“淚奔”,與高考不沾邊的眾人也紛紛表示被考倒了。
高校自主招生,在“神題”面紗的籠罩下,儼然成為彰顯各高校風格特色的招牌。北大在今年的自主招生考題中,讓學生發(fā)表對“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的見解。復旦大學的考題是,《西游記》里有多少妖怪?盡管這些“神題”讓人眼花繚亂、防不勝防,卻都有其共性,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如此“神題”,究竟是考實力還是考偏了,究竟是嘩眾取寵還是另辟蹊徑?
按照高校專家的說法,自主招生的考查重點在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那些習慣按套路出牌的學生自然答不上來。有人解釋說,螞蟻從10層樓上掉下來會不會摔死,這題考的是重力與浮力的關系,涉及的知識點全部出自中學物理課本,至于螞蟻能不能摔死,根本不重要。
提倡有創(chuàng)新思維而不是單純地走標準化程序,從這點看來,自主招生的“神題”與教育部自主招生選拔的精神是一致的。有積極的意見認為,這一現(xiàn)象標志著考試形式和內(nèi)容的一種開拓性改革,給現(xiàn)有的應試制度帶來了一縷清新之風。
自招制度的設立,主要是為了打破單一的分數(shù)評價體系,實行多元評價。自主招生面試,固然要講究思維創(chuàng)新、靈活應對,但重點還是應該在考察學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上。如此雷人的“神題”究竟能檢測出什么能力和素質呢?或許有的考生覺得自己發(fā)揮得不錯,然而答案卻很可能不對考官的胃口。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評判的標準又如何,考試的結果又能否讓考生心服口服呢?
因此有人提出質疑,自主招生的面試,如果沒有好的考官,測不出真正的高手。面試時考官追問的能力特別重要。四平八穩(wěn)的回答要問出態(tài)度,簡單的回答要問出細節(jié),含糊的回答要問出觀點,錯誤的回答給個提示,優(yōu)秀的回答要再追問,確認不是背下來的。
據(jù)媒體報道,很多考生認為考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和高考考綱有些接近,但平時基本接觸不到。有的考生甚至哀怨地說,如果沒有參加過奧數(shù)訓練,根本就答不出幾道題。
如果“神題”頻現(xiàn)的風氣成為主流,學生們很可能陷于疲于奔命、無所適從。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將來針對“神題”的應試題庫、培訓班會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因為按照現(xiàn)行的考試模式,再好的題目也會被題庫解決掉。將來參加自主招生的學子們,明擺著要比別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辛勞。更重要的是,運氣好的考生可能猜中了“神題”,卻沒猜對結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