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最接近職場的大學之北京篇
2013-02-06 11:06:06《求學》雜志文章作者:李健
“要求:一年以上工作經驗”——招聘啟事。
“你成績不錯,但能夠很快上手嗎?我們要的是熟手。”——招聘人員。
“講一下你的實習經歷。”——面試官。
這是一個追求實質的年代,“招之即來,來之即用”是許多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大學畢業(yè)生數(shù)量的暴漲,亦讓他們在學歷之外更渴盼真才實學,而真才實學,更多的需要實踐來檢驗。
在選擇報考城市、報考大學與報考專業(yè)時,你是否考慮過哪些大學最容易獲得工作經驗呢?這些大學有兩個基本構成要素:處于經濟文化較為發(fā)達的城市,有與當?shù)貜妱萁洕c吻合的專業(yè);兩個次要構在要素:享有較高的聲譽,地處市區(qū)或是交通便利之處。
我們按照第一基本構成要素來看,這些經濟文化較為發(fā)達而大學又集中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等。其他城市,自然也有符合條件的大學,但限于篇幅,我們先擇較典型的城市來看。
天子腳下的廣闊
北京是個念書的好地方!各地學子削尖了腦袋往北京擠,甚至不惜以一本分數(shù)降格求二本院校,為的是什么?固然是因為北京名校云集,教學質量一流,但更多的是因為“可以見更多的世面”,這個世面,其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社會實踐,在大學里就可以走出校園,到廣袤繁榮的都市里學以致用了,當然是好事!
北京最好的學校當然是北大清華,這兩個學校的學生上哪打工,別的學校的學生就都想跟上。這兩所大學學風極濃,許多學生心無旁騖地學習,但兼職風也比較濃,因為,作為北京頂尖人才集中地,你不出去,也會有人找上門來。這兩所大學的科研任務是極重極多的,雖然有數(shù)量龐大的研究生隊伍,但由于實行了本科導師制,一些特別出眾的學生也能受到導師的青睞,得以參與一些課題的攻關,這些課題,可都是有經費有報酬的呢。
兩校有一個鮮明的共有之處,就是與中關村的密切往來。北京最旺的企業(yè)集中點是中關村,作為最著名的IT企業(yè)集中地,中關村聞名遐邇。二者地理位置相鄰,學生素質和企業(yè)要求相當,專業(yè)設置和專業(yè)需求吻合,可謂是珠聯(lián)璧合。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同處海淀區(qū)內中關村邊的理工性強勢院校為構成,它們的電子信息專業(yè),如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工程、微電子學、微電子與納電子學、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tǒng)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算是中關村的?,他們穿梭于各大公司,做項目,做軟件,做硬件,乃至做相關業(yè)務推廣、銷售,都是一把好手。學校背景的強大和自己素質的過硬,他們與中關村相得益彰。有的人在公司會有個辦公桌甚至辦公室,有的人就是接了活埋頭在宿舍里苦干,不管形式,做出來就是成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雖然也設有此類專業(yè),但由于地理距離略遠,且為行業(yè)性院校,學生競爭力不如上述學校,是否搶得一杯羹一切憑能力了!
北京是中國文化傳播是的中心地帶,隨著新聞信息的日漸豐富,需要更多理工背景的新聞人才,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一些理工性大學開始設置新聞傳播學。
中國傳媒大學在新聞學、廣告學等專業(yè)大幅度招收理科生,還設置了網絡英語采編、電子音像出版、傳媒經濟管理等專業(yè)或專業(yè)方向,這些集專業(yè)知識和技術于一身的學生風風火火闖江湖,備受新聞界歡迎。新聞界,尤其是網絡新聞是一個開放式的行業(yè),它們樂于讓學生參與,也需要學生參與——太多的新聞太多的熱點需要太多的人參與!雖然許多報社對跑新聞的學生不發(fā)工資,但稿費收入也不可小看,況且,跑熟了寫熟了做上幾家報社雜志社的特約通訊員也是不錯的。
北京印刷學院雖然名不見經傳,但由于是中國新聞出版署的“嫡子”,在印刷出版界亦有獨到之處,她另辟蹊徑,不與其他院校在新聞采編上爭鋒,而在印刷包裝上下功夫,這年頭,誰敢不講究包裝!學生們?yōu)槌霭嫔缭O計書籍用材、設計封面,樂在其中。此外,她的設計藝術學院在平面、動畫、多媒體藝術專業(yè)執(zhí)行業(yè)牛耳,在雜志界、電子出版界的美工和技術制作方面?zhèn)涫軞g迎。
北京師范大學,勿庸置疑,這個老牌的師范類大學是家教的圣地!現(xiàn)代人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不吝本錢,尤其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人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要遠遠高于一般城鎮(zhèn)。人們在請家教的時候,當然希望能夠得到專業(yè)的指導,師范專業(yè)的人比起其他大學的學生,深諳為師之道,加上北師大本身實力也很強,算得上名牌,畢業(yè)生多往重點中學執(zhí)教,無論從教學方法還是教學質量考慮,家長們都愿意請北師大的學生教導孩子。
經濟的高度繁榮帶來了商品的極大豐富,北京當仁不讓地成為各類貿易的物流中心。高效的物資流通帶來的經濟效益極大,北京物資學院也因此爆紅。作為擁有物流管理專業(yè)的權威院校,北物設置的專業(yè)除了物流管理外,相當部分專業(yè)都帶著濃厚的物流、經貿特色,如工商管理設采購與供應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設電子商務方向,經濟學設證券期貨貿易方向,單招理科生。在物流專業(yè)人員奇缺的現(xiàn)狀下,很多企業(yè)樂意接受北物的學生前來兼職,讓其協(xié)助擬定最高效的物流計劃以節(jié)約成本。物流專業(yè)帶起了一股兼職風,相關專業(yè)學生紛紛投身社會熱身。
中華女子學院是我國惟一一所本科層次的公辦女子高校,這里的學生常常出入各種女性經濟活動場合,做策劃,做調查,“以女知女”,做得風生水起。
在北京這個大都市里,機會太多,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便能比較好的生存下去,其他大學,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從商之風較盛,學生做貿易,搞銷售,都自成一套。到了北京,只要有心,就能找到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實習工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