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如何提高聽課效率
2011-08-17 10:32:08高考網(wǎng)整合
提高聽課效率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讀書,還有一件大家?guī)缀趺刻於家觯ǖ臅r間一樣、內(nèi)容也都一樣的事情,那就是聽課。它看起來十分平常,但當我們中的很多人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求各種 “學習技巧”的時候,卻往往忘記了: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聽課的,提高聽課的效率,比任何學習方法都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過自學課堂的經(jīng)歷,我也不例外。高一的時候,我覺得老師講的東西課本上都有,就在書上印著,我又不是不識字,干嘛還勞神費力地去聽別人給我嘮叨?一上課,老師叫拿出教材,說我們今天要講某章某節(jié),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把那一節(jié)看完。那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比較固定,一般是講完一節(jié)就指定做《學習指導》上相應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鐘看完書,就把《學習指導》拿出來自己做。做完后,發(fā)現(xiàn)才過了20分鐘,然后再看點別的書,或者做一些參考資料之類的。我覺得自己這樣是正確的、有效率的——學習同樣的東西,我只用了別的同學一半的時間。
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剛進高中時的物理摸底考試,我拿了全年級第二名。歷經(jīng)近一年的課程DIY,在高一下學期的期中考試時,我卻已經(jīng)連及格線都夠不著了!直到高三開始,深感危機的我才開始認認真真地聽起課來。這一聽不要緊,發(fā)現(xiàn)里邊真的很有門道。只用了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我的成績迅速從年級25名上升到了前十名。
“課堂漫步”謹遵“五到”法則
為什么經(jīng)過周密部署、爭分奪秒的課堂自學會比不上按部就班的“課堂漫步”呢?那是因為,我們平時看書做題其實用的都是邏輯記憶,而最有效率的卻是基本被我們“閑置”了的形象記憶。聽老師講課很大程度上就具有形象記憶的功效,既有聲音又有動作,還有場景,可以全方位地刺激你的神經(jīng),在課堂上理解到的知識,比看書得來的要記得牢固。舉個例子,比如你很煩媽媽老是嘮叨你的成績。有一段時間她出差了,但仍然不忘打電話來給你“上課”,即使時間長一些,也可以忍受。只因電話一掛,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她回到家里,不僅有語言,還配上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和相關技術動作(如翻你的試卷和作業(yè)本等等),想必印象會深刻得多。這就是“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經(jīng)”的結果。
既然聽課高效率的根源在于“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經(jīng)”,那么,我們在聽課的時候,就不能光帶耳朵,還需要其他能刺激神經(jīng)的感官,我們的眼睛、嘴巴、手都要帶入課堂中去,以促進大腦的思維。我總結為高效聽課的“五到”法則: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學上課上得有點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閉著眼睛聽一會兒,這下倒好,老師的講課就跟催眠曲一樣,不一會兒就睡著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著黑板、看著老師,不能埋著頭聽課。
“耳到”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聽課當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讓你上課跟同桌講話,而是要及時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講題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題目念完,然后問:“這道題該選什么啊?”然后大家就七嘴八舌答道:“A”“C”……老師這才公布正確答案。遇到這種情況,你也應該跟著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無我不少,我只管聽著不就行了。”其實你跟著喊一喊,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強對題目正確答案的印象。如果總是悶著頭聽,就很容易走神。
所謂“手到”,是指在書上、在卷子上勾勾畫畫,把老師講的東西及時記錄下來。筆記絕不是越多越好。記得太多,反而會讓我們的思維混亂,抓不住重點,影響聽課。應該只記重點和最有啟發(fā)的部分,盡量簡略,沒必要像考試作文一樣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筆記是自己復習用的,不是給別人欣賞的。
當我們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課堂中去的時候,我們的全部注意力隨之投入其中,也就是“心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才會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才能從聽課中收獲更多。這個時候的感覺,就好像用凸透鏡聚集陽光一樣,我們把原本四處發(fā)散的大腦能量都聚集到一點。原本溫和的陽光可以點燃火柴,原本無聊的聽課也就可以讓我們的成績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