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2011-07-26 11:31:02人民網(wǎng)
柒柒一轉身,黑框眼鏡下一雙小眼睛瞟了媽媽一眼,挺著小脖頸走了。晾在原地的媽媽一臉怒氣地瞪著女兒,深吸了口氣,手里攥緊了女兒的課程輔導書,噌噌追到女兒屁股后面。
這是7月中旬發(fā)生在蘭州市西北書城文具柜臺前的一幕。僅僅因為要不要買一支筆,這對母女又鬧翻了。
柒柒抿著嘴,雙手叉著腰,開始控訴:“我太沒有自由了!上網(wǎng)不準超過兩小時!電視不裝機頂盒,沒臺!手機,剛買又沒收了!零花錢,一分不給!我媽簡直像周扒皮,無孔不入地管制我!”
當著媽媽的面,心直口快的東北女孩柒柒一股腦兒倒出了對媽媽的所有不滿,眼睛里時而閃著淚花。
一旁的媽媽實在忍不住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每天晚上11點了還不關電腦。拿手機天天聽音樂,多影響學習呀。零花錢是讓她課間補充營養(yǎng)的,可她買的全是校門口的垃圾零食。”
“我恨不得一天什么都不干,就兩個眼睛盯著她,可這孩子太氣人了。”柒柒媽媽一臉無奈。
確實,當家長權威突然遭遇青春期的叛逆,家長們變得手足失措。對這些媽媽來說,這不啻為一場更年期與青春期的博弈。她們試圖用絮絮叨叨的談話去束縛住兒女們快速瘋長的野心,但在兒女那里,簡直就是“老媽你真煩”。
現(xiàn)實中像柒柒媽媽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不少家長認為只要控制了孩子們的時間與財政,就能控制他們的一切。她們甚至有人信奉“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狠心的家長”。
這是家長們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子寶典”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多年從事兒童教育研究的蘭州大學文學院李利芳副教授認為:“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父母親的互補影響非常關鍵。父親應該從一種宏闊的視野,在人格與精神上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母親則要切實深入到孩子的生活與心靈世界的內部,去做積極的發(fā)現(xiàn)與溝通,尊重孩子細微的情感與精神訴求。”
溫柔?我媽?絕不!
見到暑期打工的張小可時,她正在一家飾品店耐心嫻熟地給客人們介紹商品。談起這個話題,她直言不諱地說:“母愛很偉大,但我希望母愛更溫柔。”
“我媽接別人的電話總是和風細雨,可一到我這兒立馬就變了,像只母老虎一樣,特別兇,特別厲害!我都中學生了,長大了,她還對我這么兇?赡苡X得對我嚴厲點兒好,但我不喜歡,搞得我都不敢跟她親近,更不想跟她交流。”小可說。
就讀于蘭煉一中的高二學生張松網(wǎng)名叫“半塊磚”,是一個帥氣的男孩,也渴望能得到更溫柔的母愛。
“溫柔?我媽?絕不!”他說,“我媽如果什么地方做錯了,最多過幾天,主動給我示個好,就算是道歉了。”他坦言:習慣了媽媽嚴厲的管教方式,如果有一天她突然變得溫柔,自己一定不習慣。
如果媽媽變得溫柔,柒柒不會不習慣,她很渴望。
每當吃飯的時候,媽媽的喊聲像下達軍令:“吃飯了!快點!吃飯了!”她特別希望媽媽能對自己說溫柔的話,而不是現(xiàn)在審問式的對答。
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柒柒和小可,強烈要求媽媽給她們足夠的尊重和平等。而對從小在定西農村長大的汪峰來說,只要媽媽和自己多說說話,哪怕是批評、呵斥,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高中時,汪峰開始在定西市上學,媽媽則當起了全職陪讀家長。一度,城市生活讓汪峰難以適應,他時常覺得憋屈,可新環(huán)境里沒有自己熟悉的伙伴,心中那些莫名的苦悶無處釋放;氐郊,他便常常無端發(fā)火。汪峰說,媽媽總是默默承受,背過身流眼淚,卻從沒有問過他:“孩子,你怎么了?”
對一個農村母親來說,默默承受也許是她們愛孩子的方式。如何關照青春期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超出了她們認知這個世界的范疇。
采訪中,青春期的孩子們紛紛控訴媽媽對自己的不信任——小可說媽媽常常因為自己的發(fā)型復雜了一點,就猜疑她是不是早戀了;柒柒抱怨媽媽常常去學校打聽自己是不是又和“壞孩子”來往密切了;張松的媽媽已經(jīng)對他“心涼了”,從不相信他的成績能改觀;一個叫夏橙的女孩,則常常發(fā)現(xiàn)母親翻看自己的手機短信,甚至要接聽同學打來的電話。
媽媽們這些“出了格的關心行為”,令孩子們非常反感。孩子們或當面駁斥,或保持沉默,反抗的方式不同,但堅決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其時,母親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縫隙,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