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高一歷史復習方法 > 2012暑假必備寶典之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必修二(2)

2012暑假必備寶典之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必修二(2)

2012-07-06 14:17:32高考網整合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贂r間:明清時期

 、谠颍篴、明初為防患倭寇;b、清初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c、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貿易;

 、墼u價

  a、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b、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僭颍和鈬Y本主義的入侵

 、诒憩F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b、近代企業(yè)的誕生(洋務運動)c、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19c60、70d)

  ▲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郯l(fā)展歷程(見以前的講義)

 、芴攸c

  a、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力量薄弱;b、地區(qū)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qū);

  c、行業(yè)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yè),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葑璧K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民族資本主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必然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⑥啟示:a、實業(yè)救國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過渡時期(1949—1956,發(fā)展生產力與改革生產關系并舉)

 、賴窠洕幕謴停1949—1952)

 、谌蟾脑欤1953—1956)

  a、內容: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正式進入社會主義;

 、垡晃逵媱潱1953—1957):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十年探索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

 、僦泄舶舜1956:對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的正確分析;

 、诎舜蠖螘h1958: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鄞筌S進1958:違背了客觀經濟規(guī)律;

 、苋嗣窆缁\動1958:超越了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莅俗址结1961

  a、背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引起嚴重的經濟困難

  b、內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意義: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

  ▲文革時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來、鄧小平對國民經濟進行整頓,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改革開放時期(1978—今)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2、經濟體制改革

  ①內容:

  a、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四川、安徽)

  b、城市:國企改革,增強企業(yè)活力1984

 、谀繕耍航⑸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

  a、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3、對外開放

  a、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qū)——內地

  b、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

[標簽:歷史 高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