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語文現多篇滿分作文 0分作文已出現
2011-06-16 10:30:07北京日報
昨天,北京的高考閱卷現場少有地對媒體開放,設在北京大學計算中心的語文閱卷點允許媒體記者探訪。據語文閱卷組副組長、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透露,今年作文給分拉開了檔次,目前已出現多篇滿分作文。此外,今年文科試卷的主觀題在閱卷時只設參考答案,不設標準答案,還會依據考生實際的答題情況校正評分標準。
語文試卷批閱過半
北大計算中心,警戒線切斷了所有通向二層的通道,公安干警和保安24小時值守,數十個“電子眼”監(jiān)控著閱卷現場的每一個角落。閱卷機房內,320多名閱卷教師正在緊張批閱著高考語文試卷,安靜得只能聽到鼠標點擊和空調出風的聲音。
閃爍的電腦屏幕上,滿是被放大分割的試卷,閱卷教師點擊鼠標給分時格外謹慎。這些閱卷教師來自北大、人大、北師大、首師大,還有部分區(qū)縣的中學教師和教研員。據漆永祥介紹,今年閱卷教師更年輕,要求不能超過45歲。“閱卷畢竟是個體力活兒。”漆永祥說。此外,今年的閱卷還增加了大學教師,使閱卷教師隊伍高學歷化,少數在讀研究生只批閱有確切答案的“知識題”。
雖然本市報名參加統(tǒng)考的考生有7萬余人,但語文試卷卻僅有6.8萬余份,這意味著今年高考語文有千余人棄考,目前高考語文試卷已批閱過半。
文科試卷不設“標答”
高考語文作文歷來最受社會關注,為確保公平公正,今年語文閱卷僅試評作文就用了四天半的時間,試評了上千份試卷,可謂史上最長,全國僅有。今年作文評分標準分成四檔,閱卷組在試評中挑選出20多篇作文,作為各檔“標桿文”。
以往作文批閱經常出現的得分過于集中的“大肚子”現象今年將有所改變。今年作文批閱不僅不設“及格線”,一類文的起評分還從往年的54分降到了51分,以使作文批閱拉開層次。“這主要是為了能使優(yōu)秀作文脫穎而出。”漆永祥說。
今年作文批閱還邀請專家進行質量復檢,每個老師各把一個分數段,滿分和0分作文都會重點復查,杜絕老師給分過高或過低。
今年語文、文綜等文科試卷的主觀題也不設標準答案,每位參加試評的閱卷教師均各自隨機抽取了300份以上的語文試卷,以把握考生的整體答題情況,并根據考生的實際答題情況調校、糾誤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比如一個題5個得分點,有一個點所有考生都沒答出來,就需要調整。”漆永祥說。
今年好作文不少
“今年的好作文比往年多,真為孩子們高興。”一位閱卷教師很是興奮。目前高考作文批閱已經過半,其中出現多篇滿分作文。
據透露,滿分作文中不僅有議論文,還有記敘文,篇篇緊扣題意,語言流暢、思想深刻,而且文字極富個人特色,感情充沛。“有個作文得滿分的孩子,他的文字霸氣十足,而且所舉的例子看似信手拈來,但都特別恰當,功底很好。”
除了滿分作文,還出現了多篇59分的高分作文。“其實挺可惜的,有的孩子就是因為出現了錯別字。”閱卷教師說。漆永祥認為,高考作文是孩子們在一個小時內寫出來的,滿分作文稍有瑕疵,也是允許的。
0分作文也已經出現了。“網上流傳的那些0分作文都是假的,0分作文是絕對不會流出閱卷現場的。”漆永祥介紹,考生交白卷,或是只寫題目,沒寫內容,或是寫了一句話,但不成句或與題目根本不符,還有的考生畫了幅漫畫,這些情況都會給0分。“只要考生寫了兩三行,與題目有一些關系,我們都會給分的。”
學生錯別字漸多
由于電腦、手機的普及,高中生寫字能力的下降也在高考語文試卷中有所體現。閱卷老師普遍感覺,近幾年高考語文試卷中的錯別字有增多趨勢。今年的作文中雖然沒有出現大量使用網絡用語的現象,但有些孩子受網絡、電視臺主持人的影響,篡改成語的現象很多。
此外,目前一些媒體用語或影視作品錯誤的使用詞語,也對考生影響很壞。例如今年語文試卷中有一道選擇題,要求考生挑出成語用法正確的選項。其中用“江河日下”描繪景色以及“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與對手的激戰(zhàn),最終兵不血刃,以3:0獲勝”兩個錯誤選項,有些學生當成了正確的。
作文批閱中,對錯別字的要求更加嚴格,每三個錯別字扣一分,扣滿3分為止。
文綜數學閱卷收尾
按照北京教育考試院的計劃,高考閱卷將在本周六結束,但由于考生數量的下降,多數科目有望提前閱完。
目前20分的英語情景作文還沒出現滿分作文,最高為19分。英語科目閱卷已經過半,預計將提前結束。文綜和數學目前已提前閱完,進入合分、復查的收尾階段。據一位歷史閱卷教師透露,由于今年文綜難度比去年有所下降,考生的平均分將有所提高。從考生的答題情況來看,考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有待加強。這位老師批閱的一道8分題,平均分只有2.9分。
18日批閱結束后,市高招辦將嚴格按照程序合分復查。合分將從每個得分點開始,到每道小題,再到每個科目,然后再到總分,每一個階段都將進行十幾道程序的邏輯校驗,對滿分、0分、主客觀題目得分差距明顯的都將重新復查。
預計整個合分、復查工作將于22日結束,23日發(fā)布高考成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