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資助貧困高中生 補齊學途短板
2010-09-27 10:36:53檢察日報
這是一條令人感到欣喜和欣慰的消息:財政部、教育部日前發(fā)文,決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中央與地方共同設立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9月26日新華社電)。
貧困高中生納入國家資助體系 人均每年1500元
盡管資助面平均只占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shù)的20%,盡管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擔的資金能否落實充滿未知數(shù),盡管資助貧困生過程中的腐敗與不公或許在所難免,但是,對于政府部門這樣一個將貧困高中生納入資助體系的舉措本身,值得我們拊之以熱情掌聲;不為別的,只因為它太為需要了,很多對夢想正感到迷茫甚至絕望的貧困孩子,早就在翹首以盼。
盡管“讀書無用論”不時泛起,但是對于那些貧困孩子來說,讀書幾乎仍舊是唯一改變命運的出路。至少相比其他那些出路,讀書改變命運的幾率仍然要遠遠高出更多。漫漫學途之上,因為貧困,學前教育可以不上,義務教育相對便宜,高等教育可以貸款,唯有高中階段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為此直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抓鬮上學”那樣的辛酸故事。
毋庸諱言,高中階段是漫漫學途中的一塊絕對短板,此前基本沒有國家力量的支撐,而完全依賴家庭的自給自足;現(xiàn)在,中央準備將貧困高中生納入國家資助體系,無疑是對學途短板的一種補齊。接下來的問題,則是如何才能讓這個好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地方經(jīng)費的籌集首先是一個大問題,此前的廉租房建設進展緩慢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倘若不能就此設立約束性的政績考核指標,倘若不能將資助資金嚴格納入地方預算,就有可能出現(xiàn)“雷聲大雨點小”的情形。
當然,從網(wǎng)友留言看得出來,公眾最大的擔憂還不在經(jīng)費落實,而在于公平分配。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城市低保很多并沒有提供給應得的貧困人群,而經(jīng)適房、廉租房分配更是亂象普遍——那么貧困高中生資助金呢?在操作上存在漏洞的恐怕還要多,因為貧困生的確定往往是由學校和教委進行,定義貧困生與分配資助金的自由權(quán)力太大,審核部門難以確切知道學生家庭情況,最后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有權(quán)勢有關(guān)系者得”的局面,而讓資助制度走樣。
一言以蔽之,非常值得肯定;然而要將好事做好,真正讓貧困高中生從中受益,最大的考驗還在于對監(jiān)督約束機制的細節(jié)完善,用縝密牢靠的制度之籠隔開那些蠢蠢欲動的覬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