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大大學第一課 核算子女培養(yǎng)成本最高30萬
2010-09-25 11:08:22中國教育報文章作者:陳瑞昌
近日,南京師范大學迎來了9000多名2010級新生,該校外國語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將“另類節(jié)目”融入新生報到現(xiàn)場,現(xiàn)場上起了難忘的“大學第一課”。
在南師大外國語學院的迎新平臺前,帶著孩子來報到的家長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填寫一張子女培養(yǎng)成本核算表(大學前)。這張表分教育費、醫(yī)療費、日常費用三個方面,時間跨度包括了孩子學前6年、小學6年、初中3年及高中3年,共計18年的時間。從這張表上,可以粗略算出一個孩子在考入大學前的培養(yǎng)成本。
“初、高中正是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我們每天都想盡辦法為孩子加強營養(yǎng)。女兒每天伙食費用大概在20元到30元,3年下來差不多2萬多元。”回顧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辛酸,新生朱韻的媽媽說著說著就掉了淚,不過她說,只要女兒成才,付出多少他們都愿意。從家長填寫的表格來看,基本上一個普通家庭,培養(yǎng)一名大學生所花的費用都在10萬元上下。當然,也有培養(yǎng)成本特別高的,F(xiàn)場收取表格的工作人員交給記者一張成本核算表,有個學生光教育費用的花銷就有19萬元,培養(yǎng)總成本約30余萬元。
南師大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蔣其琴告訴記者,他們把新生入學第一天當成新生教育的開端。這次設計了這張培養(yǎng)成本核算表,就是想讓大學生們學會感恩。“現(xiàn)在有些學生,父母每月給的千元生活費根本不夠他們花銷。我們計算過,事實上,大學生每月生活費600元足夠了。”蔣其琴說,“我們就是想通過這堂特殊的‘數(shù)學課’,讓學生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社會。”
“看鏡頭,一、二、三,茄——子!”來自安徽的2010級新生張昊和他的父親站在南師大的敬文圖書館銅鼎前留下了一張合影。“快易拍”一會兒就把這張合影沖印出來交給張昊,小伙子的眼圈突然有些紅了。“看著照片上我穿著父母為我上大學特意準備的新衣服,再看看父親送我一路風塵仆仆,腳邊是剛剛放下的大包行李。我能走入大學校園,與父母的愛是分不開的。我想對爸爸媽媽說聲謝謝,我愛你們。”
今年,南京師大新傳院新聞攝影系的同學們,自費購置了“快易拍”相機給初來南師大新傳院的新生們拍攝下這人生嶄新而有意義的“全家福”,同時詳細登記每名新生的圖片編號。
入學以后,這些學長們還會對新生們進行跟拍,通過鏡頭,記錄新生軍訓、課堂的剪影,并趕在中秋佳節(jié)之時附上新生的“成長感言”,由學院出資快遞寄回每個新生的故鄉(xiāng),作為學校“中秋節(jié)感恩”的最好禮物,并科學引導大學新生們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完善生活技能、收獲新知感悟、學會快樂成長。
“今天,您送孩子踏進了南師大,在這所美麗的校園里陪著他(她)留下大學第一步的剪影,感謝你們?yōu)樽优冻龅男羷谂c汗水,您會看到我們的成長!”這樣的話寫在每一張合影背后,贈送給家長和學生,不僅是對父母的一種感恩,也是想讓離開父母的大學生們學會反思:怎樣度過大學4年的生活才對得起父母沉甸甸的期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