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論:名校爭相減招 少招生就是精英教育?
2010-05-06 16:46:44解放日報文章作者:徐敏
新一輪的高校招生工作啟動,國內名校今年紛紛減少了本科招生計劃數(shù)。不少學校表示,招生人數(shù)減少后,將更有利于學校進行精英教育。果真如此嗎?
名校連年減招,一個大背景是近年來適齡人口總量減少,使得全國范圍內高考報名人數(shù)逐年下降。以上海為例,今年報名參加6月高考的考生人數(shù)為7萬余人,比去年減少萬余人。而國內高等教育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保持原有的配置,招生人數(shù)少了,每個學生可以享有的教育資源將比往屆學生更富余。所以,名校所說的“精英教育”的確有實施的可能。
但是,教育資源富余了,就一定能實現(xiàn)精英教育嗎?班級人數(shù)減少,大班變成了小班,如果老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內容和模式,依然上著十幾年前就開始使用的教材,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那么學生上課還是會懨懨欲睡,學生從課堂上汲取的“養(yǎng)分”仍然十分有限。下午三點多,大學老師們仍然要趕班車回市區(qū),學生與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并不會因為少招生而有所增加。還有,教師評價機制若不改革,大牌教授們還是忙于申報課題、爭取經費、科研公關,那么學生見到他們的機會依然很少,所謂的本科生“導師制”也不會有實質性改觀。
縱觀世界名校,精英教育必須有幾大要素:學生十分優(yōu)秀,教師水平足夠高,并且將培養(yǎng)學生視為第一要務。學校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教育管理水平一流。曾經,名校抱怨因為擴招而使教育資源捉襟見肘,“沖淡”了精英教育。如今,招生人數(shù)減少了,名校實施精英教育有了更好的硬件基礎,在軟件建設方面如何與之相匹配,是擺在大學校長們面前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