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模學生答案很雷人:孔子是粉絲 周瑜很柔情
2010-02-01 10:23:17南京晨報文章作者:劉穎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怎樣理解?這是剛剛結(jié)束的南京高考一模語文試卷的一道題目,考生答案讓老師們大跌眼鏡:很多學生認為孔子是明星“韶”的粉絲,孔子盲目做粉絲是不可取的。還有一道附加題要學生概括《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結(jié)果很多學生的答案源于電影《赤壁》,說周瑜有“柔情”,寫對小喬如何如何疼愛等。
“在今年的高三一模閱卷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套句流行的話就是‘雷人’!”南京某四星級高中資深語文老師王老師告訴記者。 孔子是最早的盲目粉絲《論語·述而》中記載了孔子聞韶的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517年,孔子來到齊國,耳聞目睹了韶樂的演奏盛況,不禁心醉神迷,陶醉于音樂的世界里,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乃至發(fā)出“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的感嘆。在今年高考一模語文卷第17題就考了相關(guān)知識。“應該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是一句名句,對于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理解這樣的名句難度并不大。”然而閱卷的情況卻出乎意料,王老師向記者列舉了幾大典型“雷人”答案:一是將“韶”理解成孔子的好朋友,認為有一個人叫“韶”。二是認為孔子是最早的粉絲,將“三月不知肉味”看作是孔子對韶樂的瘋狂追捧。三是有的學生認為“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不愛吃肉,是個素食主義者。四是有的學生認為孔子太盲目,盲目做粉絲是不可取的。王老師說,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首先是學生對傳統(tǒng)名篇的閱讀量不夠,完全憑著字面意思理解,另一方面的確是現(xiàn)在的流行文化讓學生們早已遠離“知音”的概念,而對“明星”、“粉絲”推崇倍至。
周瑜的主要任務是談戀愛今年的高考一模語文卷附加題22題要求學生概括《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結(jié)果很多學生立刻和剛剛熱映的大片《赤壁》聯(lián)系了起來。一位高三學生走出考場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接說附加題考了《赤壁》。“看到題目我的腦子里立刻浮現(xiàn)出梁朝偉的形象,然后就是林志玲。”老師們在閱卷時發(fā)現(xiàn)這條題目學生們最典型的錯誤就是和電影《赤壁》相混淆,說周瑜有“柔情”,寫對小喬如何如何疼愛。“有的學生直接把電影情節(jié)往試卷上搬,好像三國里的周瑜主要任務就是談戀愛了。”王老師說,周瑜其實是一個很立體的形象,足智多謀、風流倜儻、有膽識……如果學生去讀名著的原著不難歸納出這些,然而孩子們很多是從電影里了解這個人物,而這部電影的炒作賣點恰恰在梁朝偉飾演的周瑜和林志玲飾演的小喬如何談戀愛上,非常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讀。
“休養(yǎng)生息”變“修養(yǎng)生息”
除了語文試卷中學生對傳統(tǒng)名著五花八門的錯誤理解,老師們發(fā)現(xiàn)文科試卷中的錯別字現(xiàn)象也頻現(xiàn)。例如,語文卷中要求默寫名句“小樓昨夜又東風”,不少考生錯寫成“小樓昨夜有東風”;“其聞道也亦先乎吾”把“亦”寫錯成“固”;“曾益其所不能”把“曾”錯寫成“增”。歷史卷中把“休養(yǎng)生息”的“休”寫成“修”,“告誡”的“誡”寫成“界”,“抨擊”寫成“評擊”等。王老師說,錯別字反映了一個學生起碼的語文修養(yǎng),我們的學生應當適當增加文學常識通式學習,讓自己的肚子里“有點貨”。“一份錯別字連篇的試卷讓老師一眼看上去就覺得你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給閱卷老師的感覺肯定不好。”
【專家觀點】填鴨式灌名著難敵商業(yè)大片
“高三的孩子給出這些雷人答案需要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自己去反思。”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金煦英認為。金老師表示,目前應試教育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教育均衡政策也尚未真正深入實施,學生為升學而陷于茫茫題海中,幾乎無暇顧及傳統(tǒng)文化的吸納,以應試為目標的語文教學影響了學生真正喜歡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性,妨礙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
“同時流行文化將一些傳統(tǒng)文化也商業(yè)化傳播,對很多青少年造成誤讀,因而一些孩子語文素養(yǎng)低下,特別是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在他們身上較為普遍存在。”金老師認為,語文的學習絕不僅僅是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在語文教育中尤為重要,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引導孩子通過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寫作培養(yǎng)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