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古代史:經濟史專題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古代史:經濟史專題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0-01-29 12:15:20

[標簽:高考 復習 歷史]

  中國古代經濟史專題

  注:本專題含古代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手工業(yè)生產發(fā)展、商品經濟發(fā)展與貨幣演變三個小專題,古代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古代社會生活變遷另見古今中外綜合專題系列。囊括大綱版和新課標版知識。

  小專題一: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發(fā)展專題

  一.知識歸納

 。ㄒ唬┐缶V版

  1.農業(yè)生產力的進步(農具、耕作技術、發(fā)展原因及發(fā)展表現等):

 。1)商和西周時期,奴隸和庶民集體耕作,絕大部分的農具用木、石、骨、蚌制成,僅有極少量青銅農具;人們已懂得施用糞肥、草木灰和綠肥等。

 。2)西周晚期,鐵器開始使用;春秋時候,鐵農具開始出現;戰(zhàn)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牛耕并逐漸推廣。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yè)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3)戰(zhàn)國時期秦國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鐵農具、牛耕的推廣;二是商鞅變法相關措施的作用(如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織等);三是都江堰和鄭國渠等水利工程的促進。

  點擊下載全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古代史:經濟史專題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