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比哈佛還難考的低調(diào)大學
2009-11-30 15:56:08E度社區(qū)
1. 比哈佛還牛的學院
在絕大部分人的理念里,哈佛大學是絕對的世界第一,但是來自美國權(quán)威的《普林斯頓評論》<The Princeton Review- The Best College 2009 Edition>的數(shù)據(jù)卻顯示,有一所默默無名的學校在錄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上堪比哈佛大學,甚至錄取難度更大,挑人更加苛刻。這所學校就是很多中國人聞所未聞的——Deep Springs College深泉學院
The Best 368 college (2009 Edition)
生活質(zhì)量得分:深泉學院 99 哈佛大學 88
學術(shù)質(zhì)量得分:深泉學院 99 哈佛大學 99
師生比: 深泉學院 1:4 哈佛大學 1:7
錄取率: 深泉學院 7% 哈佛大學 9%
入讀率(被錄取后選擇就讀該校的學生比例):深泉學院92% 哈佛大學79%
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處,深泉學院不僅錄取難度比哈佛大,一旦被深泉學院錄取,學生選擇這所學校的意愿更強烈。這究竟是一所什么樣的學院,為什么比哈佛還厲害但卻又“籍籍無名”。那么就讓我?guī)ьI(lǐng)大家走進深泉學院。
2. 位于沙漠與世隔絕的烏托邦式校園
設(shè)想一下,26名學生在一個上千公頃、與世隔絕的牧場上耕種和放牧兩年。這個坐落在美國荒漠山谷、頗為特立獨行的牛仔式大學,從1917年建立以來,就是許多優(yōu)秀學生的烏托邦,同時也成為美國高等教育實驗的成功典范。
Here it is!
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Los Angeles, California)向北驅(qū)車5小時,再坐3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最后乘校園Bus翻過一座2000米的高山,就到了位于沙漠深處的深泉學院,這里離最近的小城鎮(zhèn)也有30英里。
這所兩年制男校,于1917年由身為電力大亨的盧西恩·盧修斯·納恩出資創(chuàng)辦,納恩認為,物質(zhì)世界充滿罪惡,真正的偉人要能傾聽“荒漠的聲音”,并為深泉學院定下了影響至今的校訓:勞動,學術(shù),自治(labor, academics, and self-governance)。學院的管理異常嚴格,不經(jīng)允許不得離開校園,嚴禁接觸酒精,也不提倡看電視。電話和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常由于惡劣的天氣而中斷,報紙則是通過郵局寄過來的,通常都要晚兩天。目前學校由26名學生,3位管理者,8至9名教授以及5名校工組成。
勞動
一旦被深泉大學錄取,那就意味著你省下了每年大約5萬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全額助學金。但但代價是每個星期20個小時的苦力勞動。學生們必須和校工一起在牧場放牛、耕種。每一個人都是這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q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6級的Peter Taylor正在牧場趕牛
19歲的喬希·赫德爾森即將結(jié)束在深泉大學的兩年生活,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專業(yè)。臨別前,他還得做些事———宰頭牛,晚上在凍肉冷庫呆一宿。“很令人愉快。”這個開朗自信的男孩說。兩年來,他在深泉牧場主要負責看管凍肉、曬羊皮,他居住的宿舍一直散發(fā)著羊膻味。
這也是深泉教會大家的一個道理:理解每人應有自己的職責。不論是廚師、送牛奶的、技工,還是飼料工和圖書管理員,都對整個團體的利益至關(guān)重要。如果你修不好拖拉機,可能誰都吃不上飯。
學術(shù)
深泉學院在挑選學生的時候條件極為嚴格苛刻,被錄取者的SAT平均分與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新生錄取分數(shù)相當。此外,申請者在錄取之前要接受兩輪面試的檢驗,第二輪面試還必須到學校校園接受為期3天的農(nóng)場勞動和課堂考驗。
學員們的學習熱情相當高。下課時間雖然到了,可總會有些學生請老師到草地上繼續(xù)討論。學員還反復要求每周多開幾節(jié)課。一些名校教授不惜降低年薪到這里來執(zhí)教。曾任耶魯人文學教授的戴夫·阿恩特在深泉每學期(8周)布置的閱讀作業(yè)包括4000多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著作和幾百頁文學評論,“我看美國不會有哪所大學會布置這么多作業(yè)、上課還有學生像他們這樣積極回應的。”
在教授的家里進行討論課程
Christian Stayner(右)和Jack Murphy教授正對著一張深泉山谷的地圖討論
學員們在深泉完成兩年的學業(yè)之后可以得到Associate(副學士)學位,而將近80%的畢業(yè)生離開深泉大學后直接到哈佛、耶魯、布朗、哥倫比亞、康奈爾和牛津大學等名校讀大三,其他人則會先志愿服務一年。3年來,深泉畢業(yè)生已第5次拿到杜魯門獎學金———一項獎勵為公眾服務的學生的至高榮譽。
自治
自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們在兩年之內(nèi)要獨立的生活并做出對未來的打算。這26名學生不準離開山谷,也不準碰酒和毒品。除此以外,他們可以作任何決定———決定接納誰,制訂其他紀律,甚至招收和解雇教師。在組織招生面試的時候,坐在面試者面前的是由9位在讀學生組成的招生委員會,這里的學生決定他們到底希望什么樣的年輕人做自己的學弟。
校長有可能在冬天凌晨4點敲響學生宿舍的門,宣布說,“牛奶場被淹了。”卻并不指揮大家該做什么。這也正是整個深泉大學的目的:學習在沒有建議的情況下處理問題。
06級的牛仔們
少數(shù)深泉學員認為呆在深泉讓他們脫離了主流社會,有些浪費。但大多數(shù)人相信,這兩年定義了他們的一生,使他們在投身為他人服務中找到了人生意義和靈感。99級的尼古拉斯·戈森離開深泉后推遲了去哈佛,而是先到波斯尼亞為國際救援委員會服務了一年。91級的佐奇·昂格爾說,創(chuàng)始人納恩希望人們投身服務公眾,“并不是說你非得領(lǐng)導一個非贏利組織,通過行動為你所在的一個小社區(qū)服務也是一樣。”
看完上面的介紹,是不是有很多有夢想的男生開始憧憬自己在那個與世隔絕的廣袤牧場上跟兩外25個同學策馬奔騰,縱橫馳騁呢?不過我現(xiàn)在不得不遺憾的告訴你,你已經(jīng)錯過了明年入讀深泉的機會了,因為深泉每年的申請截止日期是11.15,不過那些想要在明年申請的孩子,希望你們能做好十足的準備!因為就在06年還有一個來自蘇州的中國男生進入深泉體驗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