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四大新變化引來公平性質疑
元旦過后,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又要開始了。近幾年來,高校的自主招生越來越擁擠。我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11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的權力。相比去年,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又有了新的變化和趨勢。
推薦:2010年自主招生報考指南 點擊查看2009年自主招生簡章匯總
招生比例不再受限
“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過5%”的規(guī)定,在2009年將被打破。
上月,武漢大學發(fā)布其招生政策時表示,明年的計劃更是將達到10%,通過自主招生能進入武大的學生將達到700多人。省外高校中,北大明確表示,2009年將從以往的5%擴大到10%左右,山東大學則準備從5%提高至8%。
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再有5%的限制,這讓不少高校能放心地增加招生計劃,同時對優(yōu)秀考生給予更多政策優(yōu)惠。
自主招生降低門檻
高校自主招生權在增強,各高校自主招生的“門檻”卻越來越低,報名要求呈現降低的趨勢。
明年,中國人民大學將錄取尺度放得更寬,考生高考總分(含政策性加分)達到或超過人大在當地同科類正常錄取線下30分,且不低于所在省的重點線,就能錄取。
省內高校中,如果你高中時參加國家級外語比賽,并獲得二等獎。這可能成為明年邁進華中科技大學的“敲門磚”。
2009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把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的先進個人也納入自主招生的報名范圍中。2009年華農的自主招生報考資格進一步放寬,只要具備四大條件之一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均可報考。
華中師范大學的報名條件由去年4項合并為3項,其中一項“高中階段思想品德和能力突出,年級綜合排名靠前或在文學、外語、社會工作、科技創(chuàng)新、寫作等方面有突出才能或有潛質的學生”的表述最為明顯,只要考生認為自己有上述特長即可報名,在這些方面校方不再作具體的獲獎等級證書類限定。
紛紛增加筆試環(huán)節(jié)
相對于去年,我省高校更加重視筆試這一環(huán)節(jié)。據悉,武漢11所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目前9所高校都設有筆試,僅剩湖北工業(yè)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兩所省屬高校未設筆試。
2009年,武漢大學增加了筆試淘汰環(huán)節(jié);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甚至表示僅進行筆試,取消面試;華農自去年開始實施自主招生,當年不設筆試,而僅以面試為主,今年則新增筆試……
據部分學校介紹,之所以增加筆試,因為在中學確定名額前,不少家長就開始“做工作”,找領導批條子,給老師說好話,甚至不惜為孩子造假獲獎證書、申請資料。而面試容易摻雜更多的主觀成分,彈性空間太大,影響評價公平,面試的學生太多,考官的精力有限,面試時間太短,較難客觀地衡量學生素質。
“有些考生在面試時表現非常優(yōu)秀,但錄取時發(fā)現,其高考分數并不理想。”華農一招生負責人說,“而另一些學生面試成績稍差,但綜合素質和筆試能力很強。增設筆試環(huán)節(jié)來加重對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考查。用筆試加面試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學生素質。”
偏愛特殊才能
清華大學通過自主招生降60分錄取少女作家蔣方舟;武漢外國語學校高三學生覃思因一幅《我與大佛試比高》的“牽線搭橋”而受清華大學招生工作人員的青睞。
今年,武大、華師率先“破格”:可適情考慮破格錄取一本線下學生。武漢大學規(guī)定,今年首次在本科一批線下錄取有特殊專長的考生,自主招生比例提高,約招760人;華師將“師德”首次納入該校師范類考生測試內容,對一本線下的特殊人才,可考慮降分錄取。
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同,所需要學生特點也不同,這也就決定了各大高校越來越青睞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讀者提問
自主招生變化引發(fā)四大質疑
自主招生考試四大變化,引來熱議,公眾普遍認為利大于弊,當然也存在幾點質疑。
門檻降低,錄取質量能否保證?
北大、清華、武大等高校日前先后公布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與往年相比,自主招生將不受5%的名額限制,比例可達10%。對此,有關評論認為自主招生門檻進一步降低、比例進一步擴大,由此可能出現諸多腐敗與不公平問題,而社會上對于這種新政策也無法完全打心底地給予信任。
錄取的比例提高、門檻降低,錄取的質量能否保證呢?某省屬高校的教師提出質疑,雖說放寬限制條件,給更多學生躍躍欲試的機會,但這能否確保錄取學生的質量,保證高等教育的品質?面試的人數增多會不會出現面試時只是走個過場,面試官只打印象分。
外省考生處于劣勢?
赤壁一中的周同學,去年參加了河海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她報的是物理系。“筆試環(huán)節(jié)題目很靈活,和書上的知識點沒什么大聯系,不過一難齊難,河海大學設了很多輪面試環(huán)節(jié)。”她告訴記者,“也許自身實力有限,但也希望知道到底哪方面的能力弱了,別人又強在哪里。”對那些面試環(huán)節(jié)的公平性,她說:“畢竟我是外省的,在那個省也沒什么關系網,與本省的相比,是很吃虧的。其實應該在本省嘗試。”
而該校的周老師認為無論是中學推選還是大學考核,其體制和運行都是比較公正、公平的。但是在中國這個人際關系復雜、處處講人情的社會大背景下,沒有一定的人脈基礎,在外省面試是比較吃虧的,所以更多的學生選擇本省學校。
能否切實做到公平、透明?
自主招生面試環(huán)節(jié)很重要,有人認為這過程中可能出現“走后門”情況。還有人認為,自主招生不夠透明,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北京益派市場咨詢有限公司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3578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81.9%的公眾呼吁自主招生過程更加透明。網友張女士去年陪同女兒去北京兩所高校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報的是中國傳媒大學,但后來錄取的時候只是收到了一張通知書,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其他參考人的任何信息。但同去的另一個家長的孩子,報的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其錄取名額被全部掛到了網上。
“偏才”憑何界定?
蔣方舟和張孟蘇。前者是少年作家,被清華大學降60分錄取,后者據說是因綜合素質被新加坡某高校看中后被錄取。而與之相反的是,北京大學在2006年自主招生時,曾經遇到一位“少年作家”來自薦,招生老師仔細閱讀了這位同學的作品,發(fā)現在其書中還有一位當今文學名人寫的評語。但是,北大最后沒有接納他作為自主招生的對象,理由是“在這位同學的成績單上,數學很少有及格的時候。”這就讓人產生困惑了,到底什么樣的人是“偏才”?采訪中,有部分高中老師認為,北大的自主招生原則是全面發(fā)展,但略有側重,由于不同的學校錄取標準不一樣,對“偏才”的界定也存在著差異。這個分歧也存在于中學評定中。一省重點高中的副校長認為,各學校實力不一樣,評級標準也不一樣,而在綜合素質評價里一律是“三好學生”,顯然這對其他優(yōu)秀學生不平等。
專家聲音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葉顯發(fā)教授
實行檔案公開設立社會監(jiān)督員
要加強自主招生在群眾心中的公信力,高校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運行,實現信息公開化。不僅是程序公開,錄取名額公開,最好是錄取考生的詳細資料公開,包括其特長、優(yōu)勢、表現。讓落選考生心服、讓考生家長信任。
社會上對自主招生考試最大的憂慮則在于面試環(huán)節(jié),筆試有分數作為考據,而面試的主觀成分很大,這也是造成公眾不信任的主要方面。對此,葉教授認為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還可以嘗試著利用群眾監(jiān)督。效仿法院的“陪審團”形式,高校向社會上發(fā)出公告,征集監(jiān)督員,社會人員可以申請,高校根據提交申請來抽簽決定社會監(jiān)督員名額。為了防止社會監(jiān)督員的不公正,可以根據面試環(huán)節(jié)、時段,對抽中的社會監(jiān)督員分批安排,輪流監(jiān)督,從而樹立自主招生考試在社會上的公信力,讓自主招生考試可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