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方法
2009-09-08 10:53:03網絡
同伴交流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一小學全藝:張老師利用學校比賽這一適時的教育契機,關心學生不僅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張老師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
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之間架起了橋梁,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相親、相愛;使他們互相理解、關懷,增進友誼,增強合作意識。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同學們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使他們能公平、合理、適度地競爭,激發(fā)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動中,學生當家作主,人格得到尊重,參與意識、主人公意識得到加強,從而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張老師以抓活動為振奮班級士氣的突破口,把活動作為班級凝聚力的增長要素,要求每一位學生盡心盡力為班級榮譽而奮斗。
事實上,好的活動結果給學生帶來了好的影響,對班級產生了自豪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這對班級凝聚力的產生和加強起到了催化作用。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一小學尚煒: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然,到全身心地投入享受著勝利的喜悅;從好似一顆顆珠子斷了線轉變成緊緊擰在一起的麻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集體以及集體中每位成員的變化。究竟什么是那根神奇魔棒呢?正如張老師所言,是在各種活動中形成的班級凝聚力。
活動是實施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徑。組織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思想修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自主參與相互協(xié)作中可以促進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增進友誼,進而升華為集體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