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2009-09-08 16:20:15網絡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學科由原先單獨的高考科目成為“文科綜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于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與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結合高考備考要求、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粗談一下高考思想政治課復習的方法,供各位同仁商榷。
從近幾年的大綜合高考試題來看,依然是以單學科獨立知識和學科內綜合知識為主,跨學科的綜合知識相對較少,即使是在跨學科的綜合題中,也有一部分是應用單學科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以在復習中應特別注意重點抓好學科知識的復習,夯實學科知識。根據這一要求,在政治學科備考的過程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從高三學期初到高考前劃分為三個階段,階段推進,三輪互動,每一個階段的復習內容、復習方法與要求等都要確定好。
一、夯實基礎,注重整合,構建知識網絡階段。
在求活、求新、求變的命題的指導思想下,近幾年的高考題讓人無法妄加揣測,惟有抓好基礎,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政治科高考在試卷中所強調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社會熱點、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對知識的扎實掌握基礎上的。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礎,既能保證高考中占80%的基礎題、中檔題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為可能。抓基礎必須重視知識落實。“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被扣分”,這充分說明了對教材基礎知識落實的重要性。教師講了多少并不重要,關鍵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復習越到最后,教師越應狠抓落實,越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抓落實的時間,真正讓學生做到對“雙基”融會貫通。
在復習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在第一輪復習中對課本知識應分以下層次,即課題——節(jié)題——框題——問題——問題闡述,形成教材的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構建起科學的知識體系。對于規(guī)定的知識內容,不能僅僅滿足于簡單的記憶,還要挖掘它們的內在聯系、弄清每個知識點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在第二輪復習中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做好“知識整合”,實施“立體復習”,打破教材原有順序和框架結構,優(yōu)化組合教材知識,跨框、節(jié)、課甚至跨知識體系地進行知識梳理。例如,對于《生活與哲學》的學習,根據各個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個方面來把握,然后再從宏觀上形成對哲學的整體印象,幫助學生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對于每個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懂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才能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知識點。重視對知識的挖掘,特別是主干知識的內在聯系,使之網絡化、序列化和專題化,從而提高學生從變化中找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二、關注熱點,遷移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階段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概括地講就是傳授基本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提高思想覺悟,以實現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培養(yǎng)各種能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中心工作,它既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標,又是我們教學的落腳點,同時,也是我們適應高考試題改革的需要。高考作為國家級考試,必然要體現國家意志,試題中設置的新情況、新背景、新材料和新問題必然會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現實性。高考改革已經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并且將繼續(xù)深入下去。
《考試說明》在規(guī)定考查知識范圍同時,也規(guī)定了對考生的“能力要求”。如果說,《考試說明》中“考查的知識范圍”對考查內容的廣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規(guī)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對于考試內容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完成基礎知識復習(即第一輪復習)的前提下,培養(yǎng)能力和強化能力訓練是熱點專題復習(即第二輪復習)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書本知識,而且還必須善于引導學生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融入社會,關注熱點,學會遷移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世界、關注我們共同生存的空間。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重視知識的遷移,而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那是肯定考不出好成績的。
基礎打牢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質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質,除了首先要夯實基礎外,還必須把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論應用于實踐,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即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考政治科命題的重要原則。政治科高考命題注重基礎知識和熱點問題的融合,倡導“現實問題的知識性關注,理論問題的現實性追問”,既反對知識化傾向,也反對時政化傾向,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為此在備考過程中,應十分關注黨的各種會議的召開及其報告的主要精神,努力將之與思想政治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教材進行增刪、整合,對知識進行更新。并把社會熱點問題與教學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解題技巧階段
政治試題的主、客觀題目往往都是通過運用新材料、設置新背景來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的,因此教會學生如何審題、篩選信息、找到切入點等都需要通過進行針對性訓練來培養(yǎng)和提高。
為此,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強化訓練,提高解題的能力與技巧,這樣,不管采取何種考試模式,什么考試題型,都能從容面對。
當然,作為文科綜合有機組成部分的政治學科,決不能隔絕與政治、歷史學科的聯系。在備考過程中,還要注重與歷史、地理兩科教師的密切協(xié)作,加強集體備課,統(tǒng)一相關的重點問題及熱點問題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打好高考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