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各地新聞動態(tài) > 新京報:漢字“被整形”,民眾“不高興”

新京報:漢字“被整形”,民眾“不高興”

2009-09-01 21:00:26網絡資源

  偉大祖國六十華誕來臨之際,教育部端出來一個《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個字表擬調整44個漢字的寫法,其中包括幾個常用文字如“新、殺、條、雜、親”等等。消息一經傳出,即遭網民、媒體輿論迎頭痛擊,冠之以“胡折騰”之名;事情尚未平息,主持此課題的某位專家教授又發(fā)出言論,稱所獲意見中,67%對改字表示贊成,反對的只有6%……這一番視洶洶輿情如過耳清風,睜眼說瞎話的言論,更是引起公憤。

  從民眾的角度來看,“教育部改字”,實質不過是當代中國無數“被”事件中又新添的一樁而已。無論是“被中產”、“被就業(yè)”、“被補碘”,還是本次“被專家代表修改文字”,昭示出來的,都是國人無力掌握自己生活的尷尬狀態(tài)。而今天的人們更是不難發(fā)現,總有一雙眼睛含情脈脈地盯著你,這雙眼睛可能是相關權力部門的,也可能是專家的,艱辛卻還算平靜的日常生活,總是被這雙習慣掌控一切的眼睛覬覦、關照。這種感受,恐怕正是人們對于漢字“被整形”,從內心激烈排斥的原因。

  上世紀先后出現過兩次由政府主導,推廣簡化字的運動:一次發(fā)生在民國時期,一次從5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xù)到今天。不過第一次推廣遭到激烈反對,很快就偃旗息鼓;而第二次推廣,由于簡化字在當時解放區(qū)獲得了特殊的地位,被尊稱為“解放字”,待到新政權建立,書同文車同軌,簡化字最后終于一統(tǒng)江湖。不過,文字改革工作畢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背負這一使命的相關機構從此就指導起人們的語言文字,一直到今天——根據相關“專家”自述,這次修改字體,是對自50年代確立的簡化漢字規(guī)則的繼續(xù)貫徹。

  平心而論,這次修改,與50年代那次徹底廢除繁體字、確立簡體字法定地位的修改,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這次教育部遭到的反對聲音也要大得多,與眾多學者專家針鋒相對的民間立場開始發(fā)聲,且有了互聯網以及其他媒體作為途徑傳遞聲音。也許,經歷了歷史變遷,今天的人們已經意識到,“語言文字”不僅僅是政府專家的事情,更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不管是不是專家,都有堅持自己書寫方式的權利,也都有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文字,以及體驗語言文字背后特殊情感、記憶的權利。

  最后要說說此次事件中的專家學者。我不懷疑這群學術高人的真誠和對學術的執(zhí)著,但是同時也不能不說,他們實在是有些驚世駭俗。不是發(fā)人深省的驚世駭俗,而是貽笑大眾的驚世駭俗。這種驚世駭俗反映出當前中國學術研究某些深層次的基因缺陷:學術研究沒有在常識的基礎上展開。

  學者們沒有意識到人民使用語言文字的天賦權利,殊不知所謂語言“規(guī)律”,乃是一種事后的“總結”和“解釋”,是先有約定俗成的大范圍使用,再經過科學分析形成規(guī)范。這雖屬語言學的專業(yè)范疇,卻也并非什么艱深難懂的理論,甚至可說是基本常識之一,擁有高學歷的“專家”們難道不懂嗎?他們企圖將學術研究搞出的所謂語言規(guī)律通過相關權力機構強行推廣,這種背離常識的學術生產方式和學術影響社會的模式,正是有關專家激起民憤的原因之一。這一問題不解決,漢字“被整形”這樣的鬧劇,估計還會不斷上演。(

 

[標簽:歷史 就業(yè) 高中生活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