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綜合教學]“望、聞、問、切”的試卷講評教學

[綜合教學]“望、聞、問、切”的試卷講評教學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8-29 19:10:30

  “望、聞、問、切”的試卷講評教學

  眾所周知,考試仍是目前較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之一。因此,我們在為考試“變臉”的同時,也要為考試“洗好臉”,做好考試的善后工作——講評試卷。走進“望、聞、問、切”的試卷講評教學,就是教師要在認真閱卷和分類分析的基礎上,結(jié)合本班學生的考后心理類型,學會用“望、問、聞、切”的中醫(yī)診療法,對之進行細心觀察,摸準病灶,悉心調(diào)控,對癥下藥。

  一、放任心理型

  望:這類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上,往往是左顧右盼,心不在焉。

  聞:這類學生在課堂上一般學習都不夠努力,主要表現(xiàn)為不能真正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的考試成績一般處于中上水平,但往往自我感覺不錯。

  問: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及時提醒他們,隨時關注他們考試后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適時幫助他們分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讓他們做到心里有數(shù)。

  切: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利用試卷對他們進行正面的情感教育,幫助他們確立更高的人生目標。

  對癥下藥:首先,教師要及時鼓勵,并引導他們?nèi)¢L補短,幫助他們深化知識體系,活化思維方式,消除他們的放任心理。其次,講評試卷時,教師要依據(jù)考綱要求講清知識點的本源,溝通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加穩(wěn)固的知識體系。第三,講評試卷時,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遷移熱情,活化他們的思維方式,表揚他們答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思維亮點,讓他們消除放任心理,重新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第四,共同回顧和講解考點內(nèi)容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面部表情,適時提問躍躍欲試的學生,并表揚他們的思維亮點。

  二、羞怯心理型

  望:這類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上,往往是低著頭,不敢直視老師。這是因為他們此時已經(jīng)有了羞怯感。這就要求教

  師在講評試卷時要和藹可親地啟迪他們,鼓勵他們,及時調(diào)控他們這種羞怯的心理,阻止其進一步發(fā)展。

  聞:這類學生在課堂上一般都學習比較認真,但是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都比較差。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學生在考試中得分較低時,往往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甚至還會懷疑自己的智商。

  問: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及時解決考試后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

  切:對這類學生,教師講評試卷時切不可說“這一錯誤非常低級”之類的話,而是要鼓勵他們,通過點撥指導,引導他們觸類旁通地解決一些類似的問題,讓他們從成功答題中重新找回自信。

  對癥下藥:講評試卷時,教師要根據(jù)這類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大多數(shù)學生都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講解。具體地講,就是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深入淺出地多角度闡述發(fā)生錯誤的原因及其本質(zhì),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答題的思維突破口,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自信。

  三、自滿心理型

  望:這類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上,往往會表現(xiàn)出趾高氣揚或滿不在乎的神態(tài)。這表明他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自滿心理。

  聞:這類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一般都比較強,掌握學習方法和遷移知識的能力也很強。他們的考試成績也每次都很好。

  問:對這類學生,教師應及時提出批評,并在幫助他們找到原因后督促他們改正。

  切:對這類學生,教師要找準突破口嚴格要求,使他們始終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對癥下藥:講評試卷時,教師要根據(jù)這類學生的答題情況,結(jié)合具體的試題,引導他們進行多角度思維,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消除自滿心理。

  試卷講評教學的成敗在于其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斗志,以及是否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遷移利用知識的能力。所以,講評試卷時,教師要提倡平等交流和討論,讓學生知己之能,從而萌生超越自我的自信,切不可傷害學生的自尊。

  (作者單位:江西贛縣中學)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0u5j96q.cn . All Rights Reserved